济南1月26日电(通讯员 高浩源):2025年1月,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的“莱画梦实践队”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之旅,他们以木版年画传承为主题,深入探索这一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致力于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1月26日开始了第二次实践,实践团队成员们拜访了莱芜当地的木板年画传承人和专家,聆听他们讲述木板年画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莱芜木板年画作为山东地区民间艺术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文化的冲击,这一传统技艺正面临着传承困境。
为了深入了解木板年画的制作流程,实践团队成员们来到了莱芜的传统年画作坊,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木板年画的制作过程。从刻板、套色到印刷,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和乐趣。成员们认真学习,仔细操作,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木板年画制作工艺的精湛与复杂。
在与传承人交流的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们抛出了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成员们询问传承人:“在传承的过程中有没有为未来发展迷茫过,又是怎样克服的呢?”传承人感慨地分享道,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下,传统木板年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市场需求萎缩,传承后继无人,自己曾一度陷入迷茫。但他心中对这门技艺的热爱从未熄灭,为了克服困难,他主动参加各种文化展览和交流活动,向外界展示木板年画的魅力,同时积极与学校合作,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培养孩子们对木板年画的兴趣,为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关于非遗传承的核心问题,成员们问道:“您觉得非遗传承中,保持原汁原味重要还是创新适应时代更重要?”传承人表示,两者缺一不可。原汁原味是木板年画的灵魂,是其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之处,必须坚守;但同时,为了让木板年画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生存和发展,创新也是必然的选择。只有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市场需求相结合,才能让木板年画焕发出新的生机。
谈及接触木板年画的契机,传承人回忆道,自己从小就生活在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环境中,爷爷和父亲都是木板年画的爱好者,耳濡目染之下,他对这门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便踏上了传承之路。
当被问及在传承过程中的创新时,传承人自豪地介绍,他尝试将现代元素融入木板年画的创作中,如以热门动漫形象、流行文化符号为主题,设计出了一系列新颖有趣的作品。此外,他还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销售和直播教学,拓宽了木板年画的传播渠道和销售市场。
对于木板年画未来在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中的角色和地位,传承人充满信心地展望道,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木板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必将受到越来越多国际友人的关注和喜爱。他希望木板年画能够走出国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让世界领略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分享传承生涯中的难忘经历时,传承人眼中闪烁着光芒。他讲述了一次受邀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经历,在活动现场,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观众对木板年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驻足观看、学习,这让他深刻感受到了木板年画的价值和魅力,也更加坚定了他传承和推广这门技艺的决心。
在学习和传承非遗技艺的过程中,传承人也坦言遇到了诸多挑战。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不断改进制作工艺,引入一些现代化的工具和设备,同时培养了一批熟练的工匠,提高了团队的整体生产能力。
实践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莱芜之行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仅对木板年画这一非遗技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他们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将把在实践中所学所思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和推广木板年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
此次大学生寒假实践活动,不仅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平台,也为莱芜木板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思路。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莱芜木板年画这一非遗瑰宝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