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临床工作中,医用防护服是医护人员的重要装备。张磊介绍,心内科、血管外科等科室在进行介入手术时都需要使用防护服。他提到,医院每年的造影手术量接近9000例,防护服的使用频率极高。然而,当前的医用防护服存在不少痛点。张磊主任直言,最大的问题是重量。现有的铅衣普遍重达十几斤,早期的含铅防护服甚至接近 20 斤。医护人员在长时间手术中穿戴如此沉重的防护服,腰椎和膝关节承受巨大压力,极易引发疾病,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谈及通过辐射冷却技术提升防护服散热和舒适性时,张磊表示这会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在功能优化方面,他认为除了轻量化设计,散热和透气性也亟待提升,保持手术时相对恒定的温度和湿度十分关键。同时,延长防护服的使用寿命也意义重大,若能将常规五年的使用期限延长,在相同价格下,无疑是一项重大创新。对于防护服的未来发展,张磊指出,当前一些创新尝试,如手术吊架和铅玻璃防护装置,虽能实现零负重,但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理想的防护服应在保证防护效果的前提下,采用更先进的材料技术,使铅层更薄、重量更轻,同时提高抗折性,减少因折叠造成的损坏。
此次采访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医用防护服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和现状,也让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对于防护服改进的迫切需求。未来,团队将继续致力于个体热管理衣服方案的研究和优化,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加舒适、高效的防护装备,共同守护生命的安全线。
文/孙玉敏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