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板年画历史悠久,是中国民间艺术瑰宝。它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随着时间推移,从单纯的辟邪祈福演变为兼具审美与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其制作工艺复杂,需历经选料、刻板、套色印刷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蕴含匠人的智慧与心血。在莱芜章丘,木板年画有着独特风格,色彩鲜艳浓烈,题材多反映当地风土人情与生活场景,是地域文化的生动写照。
实践队员第一时间联系木版年画传承人石桂利老先生,并有幸来到他的木板年画工作室参观体验。工作室里,弥漫着墨香与木香,墙壁上挂满色彩斑斓的年画,展示着岁月沉淀的技艺。队员们向老艺人虚心请教,了解年画从刻板、印刷到上色的复杂工序。老艺人石师傅从事木板年画制作已逾四十年,他手持刻刀,向队员们演示木版年画的拓印技巧,每一步都追求严谨,彰显深厚功底。队员们亲自尝试,却发现这并非易事,需全神贯注,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这一刻,大家深刻体会到木板年画制作的不易与匠心。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木版年画,实践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推广木板年画。他们制作精美的宣传作品,详细介绍木板年画历史、制作工艺及文化内涵,发布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视频中,老艺人的精湛技艺与队员们的认真学习态度吸引大量网友关注与点赞。

实践队员在莱芜红石广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宣传活动。实践队员们满怀热忱,带着传承文化的使命,将古老的木板年画带到了小朋友们的身边。在活动现场,实践队员们热情地向小朋友们介绍木板年画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小朋友们围在工作台前,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队员们手把手地教小朋友们如何使用工具,将颜料均匀地涂抹在木板上,再小心翼翼地铺上红纸,轻轻按压,一幅精美的木板年画便跃然纸上。当看到自己亲手印刷出的图案,小朋友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为了让小朋友们更有参与感,实践队员们还准备了红包,让大家用木板年画的方式印刷红包上的图案。小朋友们发挥自己的创意,选择喜欢的图案,将对新年的祝福印在红包上。这个过程不仅让小朋友们体验到了传统技艺的魅力,也让木板年画这一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通过寒假期间在莱芜和章丘的实践活动,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莱画梦”社会实践队在木板年画推广上取得一定成果。实践队员亲自体验了木版年画的制作,新媒体宣传扩大了其影响力,进校园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传承种子。但实践队深知,木板年画传承发展任重道远。未来,他们希望有更多人关注这一传统艺术,共同努力让木板年画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