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活动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发布时间:2025-04-15    阅读: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两山”理论的提出与贯彻,推动了新时代以生态文化资源保护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乡村实践。生态文化型村庄,是指处于自然景观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以“人化自然”对自然景观进行人为开发管理而形成特色生态文化资源的村庄类型。生态文化型村庄立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展生态旅游、康养度假、休闲露营等特色产业。
       为探寻生态文化资源型村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状况,探索具体村庄依靠特色文化资源发展集体经济的不同模式。4月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调研团队一行人前往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调研活动。
       
项目成员与村庄相关工作人员合影
       党定村地处蒲城县西部20公里处,北望桥陵山脉,南依西禹高速,西临富平,由原党定、长义两村合并而成。耕地面积8800亩,全村辖10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1034户3989人,村党总支下设党支部2个,党员96人,村两委干部10人,交叉任职2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但多年前的党定村班子不聚、产业不强、群众不富,垃圾遍地、人畜混居、设施落后,是典型的“软弱涣散村”“空心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外村人口中的“十里烂党定”,曾让村民们抬不起头来。2016年开始,党定村提出“加强党建聚民心、重塑党定新形象”的发展理念,通过强班子引领、兴特色奶山羊产业,逐渐探索出“党支部+”“联合党委+”等党组织引领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空壳村”想“村强民富”的华丽蜕变。

项目成员采访村庄相关工作人员
       根据调研,实践团队总结得出,党定村“党组织+”的引领模式是其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曾经的党定村是有名的“空心村”和“集体经济空壳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借助2015年蒲城县镇村综合体制改革的契机,党定村(原9个自然村)与长义村(原4个自然村)合并,选举致富能人胡宏社当选村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依据村内长期存在散养奶山羊的传统,做出将养殖奶山羊作为村庄主导产业的决定,先后多次赴宝鸡、富平等地考察学习,推出“村党组织+”产业发展与能人“帮带扶”模式,将村内分散的土地资源、农业基础设施、种植大户、财政支持资金汇集起来,建设四通奶山羊养殖小区、宏达奶山羊养殖基地两大养殖区,并向村内养殖户提供技术培训、基础设施供给等服务,逐步构建起党定村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和内生动力,探索形成了党定村生态可持续产业振兴之路。

奶山羊养殖场
      通过总结经验成效,探索“党支部+”“联合党委+”等党组织引领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空壳村”想“村强民富”的华丽蜕变。2016年农村人均纯收入11150元,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余万元。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4500元,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70余万元。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600元。在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党定村还实现院落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生产生活设施初步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翠木古树相交辉映,形成了一个有机、循环、高效的生态产业链。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省级集体经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青春伴夕阳,共谱爱乐章

青春伴夕阳,共谱爱乐章

关爱老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成员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为了传递温暖与关爱,展现青年担当,增强同学们的奉献意识和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