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金色余晖为城市公园披上暖纱。记者随机走访园内休憩、娱乐的老人,倾听他们与戏曲的深厚渊源,探寻传统艺术在银发群体中的传承印记。
在九曲回廊下,几位老人正围坐休息。谈及戏曲,有人感慨:“小时候村里搭戏台,十里八乡的人举着火把赶去,那种热闹劲儿现在想起来还激动。”对他们而言,戏曲不仅是娱乐,更是镌刻着时代记忆的文化符号,展现了老一辈戏曲人对艺术的坚守,更传递出他们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盼——盼望着传统戏曲能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在年轻人手中永续传承。

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当人们听说我们是安徽师范大学赴河南省开封市豫剧院祥符调刀马旦艺术调研团队是为了传承艺术文化而前来这里调研,特地拨通电话,向戏剧团的老师为我们寻求专业采访机会,电话拨通后,她详细说明了采访需求,还特意强调:“这些年轻人想挖掘戏曲传承背后的故事,您一定要抽空见见!”在她的热情沟通下,老师欣然应允,并约定在公园见面。她与我们挥手告别时的笑容,恰似一抹温暖的光亮,照亮传统艺术薪火相传的前路。

暮色渐浓,人们谈论声仍在公园回荡。这场夕阳下的随机对话,不仅展现了人们对戏曲的赤诚热爱,更折射出传统艺术传承的迫切需求与民间智慧。
文字|陈露阳
编辑|陈露阳
审核|王平乐
图片|陈露阳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