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黄村:触摸融合活力与金融瓶颈
调研首站,小队走进了充满生机的田黄村,与当地农户代表、党总支副书记、市纪委监委驻村选调生和田黄村村民委员会委员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到该村“一条主线、两翼齐飞、三产融合”的发展规划成效显著,高端农产品大米、螃蟹等供不应求,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体验乡村魅力,形成了产业与文旅相互赋能的良好态势,更被评为2021年度美丽乡村示范村。

从产业主体的金融需求来看,村中产业对接成熟企业如松林米业,因运营稳定、销售渠道完善、资金流动性充足,无需金融支持;家庭农场规模较小,暂未产生大额资金需求。同时,家庭农场主能享受农药补贴、保险补贴以及个人社会保险补贴,这些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资金压力。
然而,发展的挑战同样清晰可见:土地性质限制较为严格,大部分土地严禁用于非农建设。这一政策导致了乡村旅游关键配套设施的缺失,阻碍了当地文旅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另外,农村一方难以形成对金融产业的反向促进作用,导致金融资源与农村发展需求的融合缺乏可持续的动力支撑,乡村产业普遍缺乏金融“造血”能力,成为制约产业进一步升级壮大的关键掣肘。




带着田间的泥土气息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小队一行来到承担重要储备与加工任务的现代化泖港粮库。粮库党支部书记与粮食与物资储备部经理热情接待了队员们,并带调研小队实地参观了核心加工区域,让大家得以近距离触摸粮食产业现代化的脉搏。

在风险保障上,粮库的母公司统一为其购买了政策性保险和商业险,近年未出现重大损失。而在设备升级方面,2023年粮库的生产线进行过改造升级,资金来源于母公司自有资金,粮库本身并无融资权限。



松江大米展示馆:感知品牌建设的蓝图
调研的最后一站,小队来到了松江大米展示馆。这里系统陈列了松江大米的多个优质品种,如早熟优质的“松早香1号”、米香浓郁的“松香粳1018”等。通过详实的图文资料、产品实物展示以及各销售点介绍,队员们得以全面、系统地了解“松江大米”品牌建设的历程、现状与未来规划。展示馆犹如一个窗口,将松江大米从优良品种选育、生态种植理念到品牌营销推广的全貌呈现出来。

循链溯源:感悟协作与挑战
从田黄村的三产融合,到泖港粮库的科技赋能与品质坚守,再到展示馆的品牌形象塑造,泖田金穗小队的调研行程,清晰地勾勒出一条紧密协作的松江大米产业链。队员们亲身感受到了各个环节的专业分工与协同努力,也深刻体察到产业链上下游在品牌知名度提升、金融资源有效对接、信息高效协同等方面所面临的共同挑战。这场深入产业链腹地的实践,为青年学子理解“金融赋能产业”的复杂性与可能性,提供了无比珍贵的田野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