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抵达首日,便对永州及弘飞农业的地理环境与产业布局有了系统认知。永州坐拥湘江源头,境内河网密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弘飞生态农庄所在的东安县以山地为主,地形多样,广泛分布的酸性红壤,恰好契合油茶这一本地传统作物的生长需求。

团队成员与张云飞于办公室谈话
实践期间,在董事长张云飞的带领下,实践团实地探访了弘飞生态农庄。这座现代农业综合体集生态油茶、生态养殖、观光旅游、油茶加工于一体,内部设施完善,游客还可全程参与食材采摘与制作,体验"从田间到餐桌"的透明流程。团队成员在员工指导下参与了每日的餐饮制作,并品尝了张云飞烹制的东安鸡、东安血鸭等特色名菜。

成员王梓向张云飞请教东安血鸭的做法
实践团重点考察了公司两大支柱产业的运营模式。即东安鸡养殖和生态油茶。在东安鸡养殖场,实践团系统了解了养殖全流程:雏鸡需经一个月保温培育方可野外散养,日常饲料会辅以艾草消炎。病死鸡经焚烧炉处理后,骨灰可作为肥料实现循环利用。目前养殖场规模达10万只,未来将深化品牌文旅融合与"无抗养殖"技术推广。
油茶产业则展现了科技与生态的深度结合。针对季节性干旱导致的落果裂果问题,基地引入了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精准管理。此外,"油茶–鸡"林牧模式形成的"鸡粪肥树、树养虫、虫喂鸡"的良性循环,既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又提升了土壤透气性与鸡群存活率。油茶采收季邀请贫困村村民参与劳作的举措,更让产业发展惠及周边民生。

张云飞向团队成员介绍水肥一体化系统
在油茶加工厂,实践团见证了山茶油从果实到成品的全过程:11月集中采收果实后,经晾晒、分拣、烘干、蒸胚、压饼等工序压榨取油,最后便是密封包装。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山茶油不仅是健康食材,更成为地方特色礼品。

张云飞向团队成员介绍山茶油加工过程
在此期间,实践团还探访了弘飞农业的中药材种植区。大片艾草种植区既为鸡群提供消炎饲料,也精选部分制成艾灸产品。农庄内有小型推磨可供游客体验艾绒研磨,是研学教育的生动载体。这种"种养结合+研学体验"的模式,为农庄转型注入新活力。

张云飞向团队成员展示艾绒研磨
在射干育苗地,实践团了解到经筛选的本地中药材品种更适应当地环境,通过与银杏、油茶等间种,实现土地高效利用。油茶地边缘种植的芍药等中药材与观赏性药用植物区共同构成"实用+观赏"的种植格局。

张云飞向团队成员介绍中药材射干
实践的最后一日,实践团参观了唐生智故居"树德山庄"。这座中西合璧的庄园及一旁的耀祥中学见证了这位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的传奇人生,其组织的"和平自救"运动、及推动湖南和平起义等事迹,让成员深刻体会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

树德山庄(左)与耀祥中学(右)
七天的脚步丈量了产业的长度,也触摸到土地的温度。弘飞生态农庄用一根油茶枝、一片艾草叶、一声鸡鸣,把科技、生态、文化、民生编织成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实践虽已结束,但那些在山风中摇曳的油茶果、在林间盘旋的东安鸡、在磨盘里翻滚的艾绒,已化作一粒粒种子落在每位实践团队员心里。未来,实践团将以青春为犁,带着所学所见继续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把更丰饶的答案写在中国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