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编钟奏响青春和鸣
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厅内,曾侯乙编钟静静矗立,诉说着两千四百年前的礼乐文明。实践团队学子驻足凝视,站在古钟旁,仿佛听见编钟清脆悠扬的乐音穿越时空。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仔细观摩编钟的纹饰细节,了解其铸造工艺和乐律体系,感受古代工匠的智慧结晶。站在编钟前,仿佛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脉搏跳动。
二、越王剑影照见青春担当
越王勾践剑寒光依旧,剑身精美的纹饰令人叹为观止。实践团队围绕这柄千年古剑开展专题研讨,探究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工艺价值。学生们认真记录剑身菱形暗格纹、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等细节,通过史料查阅和小组讨论,深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铸造技艺。一位团队成员表示:"这不仅仅是一把剑,更是一种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的精神象征。"
此次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研学、深度化解读和创新性传播,让青年学子在与文化瑰宝的对话中增强了文化自信,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担当。我们也希望这次实践能成为一粒种子,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最终长成文化传承的参天大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