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00公里是济南到喀什的距离,没有线下去喀什进行支教活动,与孩子们近距离交流与沟通,是我的一个遗憾。但幸运的是现代科技的发展能够让跨距离面对面教学成为现实,通过线上的形式,对课程录制,也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有着区别于线下的优势。
从备课到录课再到上传,每一节课都是我们支教团成员的辛苦付出与对孩子们的殷殷期盼。在课程方面,我负责英语课与一门特色课的教学,考虑到孩子们的英语基础不是很好,我们就先从音标与字母开始,打牢基础,将基本知识掌握好,才能学的更好。在英语元音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孩子们进行理解,我们会引入一些形象的物体或是肢体语言帮助记忆。最后的视频剪辑还配有相应的字幕,在剪辑过程中由于英文元音不易识别与书写,于是字幕成为了英语教学中的一个繁琐而又重要的工作,但在识别与修改过程中,我并没有感到一丝不耐与厌烦,反而是会联想到孩子们上课时会有怎样的状态,字体颜色与图片会不会是他们感兴趣的,还有哪些内容添加能够帮助孩子们进行记忆与理解。
而特色课的教学,我们重在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带领孩子们探索这个奇妙又多彩的世界。在录制地理景观的探索课程过程中,我自身也学习到了很多,除了汲取到的丰富的地理知识,在知识转化过程中也收获了些许感悟:或许教学从来都不是一对多或者一对一这样单纯的灌输或是复制,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也并不能够如此死板与机械。就我看来,教学是我把这个世界展示给你,而你收到之后会在自己的世界中加入不一样的色彩。从酷寒之北到干热之西再到水乡之南,地理景观的变化显示着我们祖国山河的多彩与壮美,在一帧帧景观的讲解中,我体味到了不同地方的多彩文化与人文风俗,同时也收获到教学的乐趣。
当看到孩子们认真学习的照片,我便知道我的备课、录制与剪辑并没有白费,也绝不会白费,孩子们学到的每一个知识,了解到的每一抹色彩,都是我最好的慰藉,也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与方向!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我曾十分羡慕与敬佩每一位支教老师,而如今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支教带给我的收获与感动足以让我珍藏一生,我也会继续努力,带着这份光与热投入到更多的志愿活动当中,用坚持与热爱点亮一盏盏星灯,助力每一朵梦想之花的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