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儿舞的圆又圆,躬迎傩神到堂前,驱邪逐疫降福祉,人人欢唱太平年”伴着诙谐的台词、夸张的动作,独特的傩腔傩调,《舞伞》作为开场表演,为在刘街镇中学学校小学部礼堂的2022年七一暨首届傩艺培训班汇报演出拉开序幕。
实践小分队队员在队长的带领下首先到现场观看了精彩的傩艺培训班汇报表演,演员们戴着木制面具在舞台上反复的大幅度的呈现舞蹈动作,十分令人震撼。其经典之作《舞回回》堪称唐代乐舞《醉胡腾》的翻版;傩戏有唱有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传统剧目有《刘文龙》、《孟姜女》、《章文诜》等。
6月29日下午13时,党委书记许鑫磊同志为小队做指导讲解,他首先带领小队一起探访了傩戏之乡刘街内傩文化展示馆和青山寺等。
傩文化展示馆中,队员们见到了很多雕刻精美的傩面具还有青阳泥塑,还有未完成的傩面具,这里有幸邀请到傩面具雕刻技艺的传承人姚维耘老师为实践小分队现场制作和讲解,从姚老师口中了解到,一个傩面具从雕刻到完全上色至少要四天时间。
傩面具是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傩仪、傩舞、傩戏。是原始的图腾再现,是祛灾纳祥地吉祥象征,是自远古时代以来人们的重要精神力量
学习傩面具的雕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傩文化。同时我们利用自己专业所学知识并结合实践,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在傩戏之乡——刘街的探访,我们了解到,在过去,村民对傩文化,是凭借着信仰,对家族的信仰。
当下,网络信息呈爆炸性的蔓延,非遗可以借助网络进行大力宣传,央视综合频道首播的特别节目《非遗公开课》就是一个特别的尝试,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欢非遗,进而去传承和发扬非遗的文化,只要人人都能成为非遗的见证者、传承者和实践者,非遗才能薪火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