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26日,反动派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悍然围攻以鄂豫边宣化店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挑起了全面内战。遵照中共中央关于“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的指示,中原解放军除留部分地方部队在原地坚持斗争外,其余部队在中共中央中原局的领导下,进行分路突围。中原解放军的北路突围部队约1.5万人,在李先念等人率领下,向豫陕边突围,7月17日进入陕南。拉开了解放陕南国统区的序幕。
在逐鹿中原的峥嵘岁月里,为唤醒和发动群众,宣传我军的宗旨和政策,号召社会各阶层人民共同推翻反动统治,中原解放军先后以刘伯承、邓小平等的名义发布了许多《布告》。其中1948年4月,中原军区副政委邓子恢临危受命,负责起草一则布告。布告要充分地阐述我党我军的宗旨和政策,团结群众,安定民心。那时的中国,目不识丁的人达80%以上,一份布告发出,往往是一人读,百人听。通俗易懂加上朗朗上口,是广泛而迅速传播的法宝。对宣传颇有经验的邓子恢,用俗称“快板布告”的四言韵文来创作。布告拟定后,在晋冀鲁豫等地城乡各处张贴,脍炙人口的内容,很快在老百姓中流传开来,为中原军区的迅速重建,也为中原地区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紫阳县解放时东城门贴有的便是《中原军区布告》。
1949年5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和中原军区命令,以陕南军区所属主力部队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九军(兼陕南军区),刘金轩任第十九军军长兼陕南军区司令员,张邦英任第一政委,汪锋任第二政委。5月11日,十九军奉中央军委和第二野战军指示,转归第一野战军和西北军区直接指挥。第十九军的成立及其隶属关系的调整,加速了陕西国统区的解放进程。
同年11月29日,第十九军五十五师向紫阳挺进,11月30日解放了紫阳。其间,五十五师在东城门楼两侧贴上了《中原军区布告》,这正是由邓子恢创作,刘伯承、邓小平等于1948年10月10日所颁布的布告,主要内容是宣传人民解放军军纪和中国共产党各项政策。当时中原军区部队每解放一个地方,都要粘贴这个布告,宣传党的政策、安定人心、瓦解敌人、发动群众。
1950年9月,紫阳县政府将布告全文书写在东城门正面两侧墙上:“蒋贼匪党,罪恶昭彰;祸国殃民,丧尽天良/民主奠定,永固和平;国家统一,独立繁荣;中华民族,万载长青。”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感染力;城门顶端书写有“各界人民团结起来,建设新紫阳”的口号。
在几十年后的今天,看着紫阳东城门上的布告,我们不仅回味了那段历史,更是从中得到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在党的领导下发展自己、提升自己,为中国和党创造更为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