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兴化乡里,扬我福医”实践队赴莆田市涵江区洋尾村进行学习,领悟非遗建筑背后的历史魅力,学习习近平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指示。
首站队员们来到了李氏大宗祠。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我国乡土建筑中的礼制性建筑,是乡土文化的根,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涵江白塘镇洋尾村是莆田市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洋尾村是白塘李氏的聚居地,小小一个自然村,留下了大量牌坊、石碑等姓氏文物,还有李富祠、李氏大宗祠、州牧祠、祁阳祠四座古祠堂。在这里,实践队的成员们了解到当地对历史文化的重视,习到洋尾李氏诗礼传家,家学渊源,感受着祠堂背后蕴含着的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
其次,队员们还参观了洋尾村的党建长廊。习近平总书记把党史比作“教科书”、“营养剂”、“必修课”,学习党史意义重大。长廊以图文的形式唤起红色记忆,实践队成员们在这里信步向前,一点一滴汲取奋进力量。将历史记忆镌刻成党性修养的永恒丰碑,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无限热爱融入进日常行为活动中。
习近平书记指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洋尾村一行,队员们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洋尾村的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习书记的指示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究,在心灵和思想上得到一次洗礼,坚定文化自信,助力文化强国建设,你我同行。
作者:大学生校园网来源:大学生校园网阅读:
社会实践经历推荐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6月29日,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八名同学组成三下乡支援团队乘坐地铁到达成都市新都区新渡街道静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切实参与了解行业需求、工业流程,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运用,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
6月25日上午,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与党同行实践队走入威海市青州街社区参加社区“迎七一 强党性
只要同学们有需要,我这边手机里填个表,你们都能及时来到学校服务,给青少年们带来收获与快乐,我代表学校真诚地感谢你们!
为了探索“设计+手造”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新范式,领略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彰显高校艺术专业师生群体践行文化“两创”的担当与使命
2019年,90高龄的保怀中凭借《南风记》获得矛盾文学奖,在座谈中,他说了一段话,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多年后,书稿被我忍痛付
物尽其用之时,人亦可尽其善。为了替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解决物资短缺问题,提升物品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