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经历

铁肩担道义,妙手筑兴乡

  “章丘好,章丘好,章丘遍地都是宝…”或许就是这样一句简简单单却又朗朗上口的民间小调,又或许是这样一份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崇敬与景仰,又或者是看到了品牌建设在乡村发展路上的主导作用与闪闪发光,我们以“微光炙阳”的青春模样,踏上了四十多度写满炙热与难耐亦铺就青春与向阳的乡间小道,一路相持偕行。这一路,没有安排,没有刻意,没有虚掩,没有理想化,我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乡村的土地,亦用自己的言语文字记录着乡土乡情,渴望能把一腔真诚炙热留在祖国大地上。
  第一站:法治圣地三涧溪
  在这里,我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农村早已不再是我们想象中的泥泞小路与铺天黄土,而是公寓楼的林立,大棚绿色蔬菜种植的树起,对非遗手艺的传承与守护,对地方特色的发掘与珍藏,最重要的,是乡间邻里的欢笑,人民生活的奔小康。在这里,我们观摩了属于三涧溪“全国文明村”与“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的牌坊与历史悠长;我们弯下腰、蹲下来与大门口闲坐乘凉的老爷爷老奶奶话家常,话里话外我们得知了农村发展的新模样;我们走街串巷,有幸看到了国家非遗——手工花馍在这里的传承与生长,震撼于馒头以花朵的形式绽放的灵巧时更加感慨它们也一定陪伴过太多人、太多家庭、太多重要又温馨的时刻,也一定见证过太多团聚在一起值得珍藏的时光;我们也去穷游那里的集市,为一口大西瓜讨价与客套,试图融入这里的生活,体验这里的乡风乡貌。
  第站:小康村里话小康
  老话常说:“土地是农民的根和命。”在小康村,我们看到了更加稳妥有力的扎根立命。路边树起的玻璃温室高大明亮,好似农作物们良好的高档办公楼,热情的大姨乐呵呵地带领我们走进了采摘区,信手拈来地向我们介绍着采摘园的品种划分、滴灌方式以及生长情况等等,还不时招待我们:“随便摘、随便吃。”顺着大姨的手指,红彤彤的番茄、绿油油的黄瓜、还有顶上尚未成熟但已然面露青涩的葡萄,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丰收的景象,更加尝到了幸福的味道。告别了村委会的热情,我们又沿乡间小路一路前行,看到了草莓、树莓、西红柿、羊肚菌、中草药……各色各样的大棚连成一片,150余亩的土地支撑起当地人民的幸福生活。
  第站:河庄舞台出铁匠
  “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温,千锤万炼……”这是章丘铁锅的加工工艺,亦是牛祺圣牛爷爷的成长之旅。“我只有小学五年级的文化水平,铁匠出生学中医……”从牛爷爷的这番自报家门开始,我们围坐在牛爷爷身边,了解起了牛爷爷的故事。
牛爷爷家祖祖辈辈以打铁为生,持续高温的作业环境,极度卖力耗力的作业形式,缓慢进展的工作进程,不被看好的行业发展……在这个以科技生产为经济主导,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幸而有牛爷爷家人世世代代的坚持,把工艺做成手艺,将祖迹传承到底,才有了章丘铁锅的赫赫有名以及非遗传承的有所托依。
  在牛爷爷有力的臂膀与灵巧的心思里,我们看到铁不再像我们想象中一样笨拙厚重,然而活泼,然而轻盈,是纵横交错的树干滋养起的千姿百媚的铁牡丹,是光滑圆润胖乎乎的宝葫芦,千钧一发之际赫然挺起的火神山雷神山与团结一心奋力争取到的抗疫胜利,也是纯手工耐用的铁锅铁具……
我们看的到牛爷爷尽管79高龄仍然与我们谈论起来津津乐道、乐此不疲的兴趣,亦感受的到牛爷爷铁匠出身镌刻在骨子里的硬朗。注意到墙上的行医锦旗,回想起牛爷爷最初的话语,问起爷爷这段经历,才发现背后还有三面锦旗,爷爷把故事一一讲给我们听,没有纸、没有笔,也没有合适学习的桌椅,牛爷爷笑称自己上的是“家里扶泥压大学”,却不知我们听来,心里更多了几分感动与万般崇敬。抓住一切机遇自学中医,打铁的臂膀也担得起妙手回春的道义。
  这一路我们以品牌之名一路向东,却看到了远比品牌更加有意义的东西,是村子里爷爷奶奶们的坚持,年轻人的尝试与奋进,我们也终于懂得的打造品牌与乡村振兴的意义与核心,那是一种精神,是玖月花馍的精益求精,是牛家人的坚持守护与创新。不虚此行!
 

社会实践经历推荐

乡村考察收官之战

乡村考察收官之战

2023年7月22号,是三下乡队伍考察的最后一天。今天,24人的团队分成自然组,人文组继续进行考察任务。在7月21号我们对于本地居民,村委

走近乡村,揭开乡村生活面纱

走近乡村,揭开乡村生活面纱

2023年7月21日,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考协会三下乡活动的第一天考察活动。昨日高强度的拉练让大家很早就进入了睡眠状态,今天早上七点

龙井河三下乡整装待发

龙井河三下乡整装待发

2023年7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考协会三下乡活动正式启动。24名同学和两位指导老师一同坐大巴车,经历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