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经历

桂工学子赴灌阳县:以清廉为底色,艺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发布时间:2024-09-03    阅读:

2024年7月13日,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振兴乡村·宣传助农在路上”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灌阳县,进一步深入灌阳县东阳村开展田野调查与创作,以艺术之笔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挥洒青春热血于广袤乡村大地。为激发文化活力,赋能乡村发展,乡村振兴促进团发挥艺术设计学科优势,围绕桂林市灌阳县黄关镇东阳村的党政教育,为村委绘制四幅以“清正廉洁”为主题的簸箕画作。

以清正廉明之风,绘优良作风画卷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增强清廉建设,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振兴乡村·宣传助农在路上”乡村振兴促进团围绕该村的党政教育,为东阳村村委绘制四幅以“清正廉洁”为主题的簸箕画作。这些画作不仅是艺术学院学科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的展现,更是文化与精神的传递,激励着每一位参与乡村建设的成员保持清正廉洁的初心,共同推动东阳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促进团来到了东阳村,准备用我们的手艺为村民们绘制出一批实用的簸箕。这不是简单的绘画,而是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生活,用画笔去描绘生活的美好。在绘画簸箕的过程中,我们用彩色的画笔在白纸上挥洒自己的想象力。而在今天,我们把这种创造力延续到了生活中实用又兼具装饰功能的簸箕上。一笔一划、一点一滴都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热爱。这里的村民们很自然地流露出淳朴的笑容,他们向我们分享了他们平时劳作的经验,讲述了一些有趣的故事。我们也为他们分享了绘画技巧和经验,交流中大家的笑声此起彼伏,共同体验着生活的温暖与幸福。

图为乡村振兴促进团成员在室外绘画簸箕。 黄韦艺 供图

 

绘就乡村振兴图,墙绘点亮乡村情

黄关镇东阳村第一书记朱强表示,从起稿到上色,再到细节勾画,同学们用灵巧的画笔画出莲花、竹子等元素,让景寓于廉洁文化中,崇廉尚廉氛围浓厚。以美为媒,以笔为介助力乡村振兴。这些簸箕不仅实用,更是我们用心创作的艺术品。它们将作为我们与村民们友谊的见证,成为我们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美好的回忆。

通过此次活动,乡村振兴促进团把专业知识和学业本领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用艺术服务乡村振兴、用画笔描绘美丽乡村,提升村民居住环境,助力东阳村乡风文明建设。围绕地方经济发展与民族特色,开展“艺绘乡村”社会实践活动,将汗水挥洒在大地上,将作品创作在田野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致力于美化居住环境、和谐文明乡风、提振乡村产业、优化乡村治理,为乡村美育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图为“清正”二字簸箕画作成果图。黄韦艺 供图

 

艺绘东阳新风貌,力促乡村展宏图

为助力乡村振兴,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并深化乡村文化底蕴,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振兴乡村·宣传助农在路上”乡村振兴促进团积极行动,以艺术墙绘点亮美丽乡村。深入基层与乡土对话,点燃助农激情,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行动践行初心,以务实之心下乡促进产业振兴,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的花朵!

通过先前对东阳村黄关面条加工厂的深入考察与细谈,团队深刻认识到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与广阔市场潜力,经过与东阳村村委的共同商讨,我们作出以“清正廉洁”为主题的簸箕画作的艺术形式展现于村落之中,进一步加大对黄关清水面的宣传力度,让这份传统美味与乡村文化更广泛地传播与传承。

团队将乡村产业振兴项目与墙绘相结合,不仅扮靓乡村风景,还促进乡村产业的宣传与发展,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团队成员深感责任在肩,纷纷表示:“我们将学科优势融入乡村振兴之中,为乡村增添一抹亮色,回馈社会,这是我们的使命。”此次绘制不仅是一次艺术与乡村的深情对话,更是两者相互赋能、共同成长的生动实践。通过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我们不仅传递了美的享受,更激发了乡村内在的文化活力与创造力,用艺术的青春热血,绘制美丽东阳新风华。

图为乡村振兴促进团队成员、指导老师与朱强书记合影。黄韦艺 供图

    (通讯员 韦晶晶、王梦娇、王艺文)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经历推荐

寻味双塔,菜市场的华丽新生

为深入了解城市更新中菜市场这一消费空间的转型升级,探寻菜市场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朝晖·新生”实践团

实干逐梦,奋勇争先

实干逐梦,奋勇争先

“青鸟计划”是山东团省委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共同开展的服务大学生就业、助力全省 “招才引智”工作大局的一项工作。对此,管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