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三下乡”府谷行:新府山可爱的爷爷奶奶

718日电(通讯员 王婧伊)717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志愿者队暑期三下乡团队顺利到达府谷,并在新府山小区展开调研。本次调研以问卷的形式开展,实践团成员们化身小绿人,面对艳阳与高温依旧毫不退缩。

 

初入府谷,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民们的安逸与勤劳。无耕地荒芜或平地里育树苗的常见乡村现象,虽没有田地里种着苞谷和蔬菜但绿化带中少见杂草一派田园风光,这才是农村该有的样子。

根据调查走访,府谷的最大变化是人居环境。各家各户的水泥路都与“金银路”联通。顺着小溪打造了村民的休闲步道路面为石材或仿石材的水泥砖铺成。小河沟一边立有仿生态的护栏,隔一二十米远就有一座小桥横跨小溪,桥或成拱形或成平板形或为铁索拉链,一桥与一桥式样不同、风格各异,穿梭在小溪的两侧,名副其实的“小桥流水”画面。小溪的落差大,为防洪,亦为成景,每隔一段建一小水坝,聚水成潭,潭中有小鱼。沿途还有休闲椅,石凳和绘有棋盘的石桌。路灯更有特色:防腐的木质灯杆,顶部是缩小版的犁铧,其上挂一只竹子编制似农具的灯罩,全为农村元素。沿途有小雕塑等小品景观。步道里侧有一条浅浅的水渠,流动的渠水伴人行走,有了动感。真是匠心独运,把一条普通的小山沟打造成了景区。

 

新府山小区的搬迁住户绝大多数为老年人,老人们眼花耳背,实践团成员们便俯下身一遍遍地为老人们讲解问题,并认真耐心地倾听记录,而老人们更是热情慈祥,讲述着自己与府谷这片土地的新旧故事。实践团在新府山小区对搬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时,虽有部分老人表示存在搬迁后生活习惯及方式难以转变的问题,但在乡村振兴方针政策的帮扶下,总体居住环境、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向优向好发展。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府谷当地许多青壮年劳动力已大量外流,搬迁户多为老年人,且是空巢老人。这种境况与许多贫困地区相似,贫穷和落后与人才的匮乏和短缺不无关系。贫困地区,受限于诸多的客观条件人才特别是青年难以在一些贫困的农村施展才能。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贫穷,导致对于很多乡村在人才的政策和引入上也很缺乏甚至没有底气和勇气。三下乡”的大学生来到府谷不仅要真正地了解当地“乡村振兴”地实况发展、人民生活发展更要破解地区人才的问题, 不断发展事业平台,让大学生三下乡不会觉得“游一游”。

现在的府谷,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外界人士走近和认识她,全因市上包扶干部杜台长,领导有方、工作得力的缘故。以文人特有的情怀,建了一处文创基地,以当地的竹、木、石、植物为素材,让村民们参与,做出文创产品,销售出去,增加村民收入。他还支持农户办起农家乐,以文化加以包装,让游人吃、住、游,或参与文创作品制作,让爱好书法、绘画者,远离喧嚣浮躁的都市,在静谧的山村搞创作。他们成就艺术也宣传了府谷,一些高校、文艺团体纷纷在此挂起了创作基地的牌子,这里的人气旺了起来。在乡村振兴中,让大家看见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希望。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