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安徽学子三下乡:徽风皖韵,红色党史

时光不拘泥于短短一段的记忆,它不断创造新的历史。回望百年烽火年代,在时间长河中不过倏忽之间,而对于中国而言,这百年比实际更加漫长。为了了解战争年代伟大的共产主义,加强人们爱国主意情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培养革命意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为目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自7月3日起,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六安党史学习实践队前往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目的地是裕安区独山镇,独山镇其名源自境内的独山,地形大多为山地,更有“七山一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说。在活动前,我们已通过网络搜寻独山镇的相关信息,从而对独山镇进行理论上的了解。独山革命旧址群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罕见、安徽唯一完整保存着苏维埃时期集党、政、军、文化、教育、司法、经济于一体的县级机构旧址,是研究中共党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1929年11月8日在独山爆发的“独 山暴动”,打响了六霍起义第一枪,组建了安徽第一支红军游击纵队,建立了皖西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留下了董必武、邓小平、李先念、刘伯承、徐向前、洪学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诞生了16位开国将军,享有“一镇十六将,独秀大别山”之美誉,是“中国第一将军镇”。
 
遥遥望见一座白色的塔,塔中间似乎有所分开。待走近才发现,原来这便是六霍起义纪念塔。站在近百阶梯下,仰望那座纯白色的塔。似有一种模糊的情绪染上心头,这种情绪似有似无却又不断扰乱思绪。登上百级阶梯,纪念塔完完整整的出现在眼前。黑色花岗岩的碑体上,刚毅、遒劲有力“六霍起义纪念塔”的字体据说是邓小平同志的亲笔题词。塔的主体是两把锋利的利剑气势汹涌,直指苍穹、锐不可当。两块浮雕墙以四面变形的旗帜为背景,生动构画出当年独山暴动的战斗场面。直到看到塔下的入党誓词中“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不正是牺牲一切,奉献一切,连同自己的生命。天上的云朵缓慢移动,而那座塔就这样屹立在此,经历近百年的风雨。
 
沿途经过独山暴动指挥部旧址,仍然是灰色墙体,门框上方白色的墙体上六安县立第四高等小学的红色字样,如火焰般耀眼。而这火焰燃自于独山人民心中,这把烈火在一夜之间,“燃尽”独山镇的每一片土地,革命思想从这里传递到独山的家家户户,革命的火苗点燃独山人民的保家卫国豪情。
 
其中映像最深刻的是六霍起义纪念馆,馆内分为三个部分《暗夜曙光》、《六霍烈焰》和《赤土风云》。展现了六霍起义的起始,经过与结果。展现了无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体现了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战斗、不怕牺牲、追求光明的崇高革命精神。馆内陈列了无数仁人志士的照片与名字,皆有所注释。
 
纵观中国百年革命历史,社会主义江山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坚定共产主文理想信念,是无数革命先烈忠诚于党的事业,是无数革命先烈不怕流血,勇于夺取胜利。我们要像革命先辈那样,忠诚于党,把这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脚踏实地地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确保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推荐

传承红色基因,勇当时代先锋

传承红色基因,勇当时代先锋

2022年7月15日,塔里木大学“青春向我,梦启南疆”实践团队在皮山农场已经进行了15天的实践工作,这几天以来,实践团队进行了上百次的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三下乡”是将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相结合的大平台、大舞台,我们团队希望通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铭记红色历史”这个暑期社会实践

即使默默奉献也甘之如饴

乡村教师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他们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村初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