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是师范人心中朦胧而温暖的情怀。育才,是师范人投身教育事业的美好愿望。师范生作为教育力量的预备军,参加暑期公益支教实践活动,既能磨练自己又能奉献社会。2022年7月,怀揣着这样的心情,我参加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德雅书院赴阜南育蕾小学支教实践团队,在阜南县黄岗镇这个柳编之乡,编织着属于教育的心灵柳条。
“老师,你是大学生吗?”
刚刚成为育蕾小学一二年级的近六十位小朋友的班主任,我还有些局促紧张,担心自己做不好工作。一位小朋友轻轻地问了我这个问题,他双手绞着衣角:“我以后也会成为大学生吗,我也想上大学。”一瞬间,我的心脏被一种激情所俘获:教育就是拥有这样力量,同学们虽然身在这一方小小的教室,心却在远方。勤奋学习充实了他们的大脑,小学、初中、高中……漫漫读书路,也是孜孜不倦成才路。大学是高等教育的殿堂,培养同学们对大学的向往,就是培养同学们养成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的习惯。我身为师范学校的一名大学生,理应向孩子们展现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当好榜样。
“老师,你下次还来给我们上课吗?”
为了营造教学新风尚,同时也响应双减政策,育蕾小队特别开设了诸如故事课、剪纸课、手工课和科学实验课等一系列特色活动课程。而我的任务,则是带领大家学习“二十四节气”主题课。我发现同学们学习的知识面广,却不够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小朋友们都能够背诵节气歌,却不懂得它的意义,其中一个小同学还对我讲:“老师,有小满那就一定有大满吧,成双成对的多好。”这童言可爱又可笑,坚定了我上好主题课的决心。人生第一堂五十分钟的课程,念哑了我的嗓子,却滋润了他们的学识。下课后,一位坐在角落里的小女孩来问我以后是否还来上课,她很腼腆,上课时并没有大声地回答问题。但我明白,她一定在朦胧中感受到了研究学问的奥秘与趣味,而这也是我支教的意义所在。支教的时间并不长,但是通过启发式的课堂,对小朋友们产生一丝触动,让她们渐入佳境,此行足矣!
“老师,这个送给你!”
在一堂手工课后,我和值日的同学们一起打扫班级卫生,穿着花裙子的她走到我面前,捧起了课上刚刚做好的粘土花朵,示意我接过,。作为认真听讲的奖励,手工老师允许所有同学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带回家,她却将这珍贵的手中作品送给了我。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教书育人带来的、难以言喻的精神愉悦。孩子们纯真的赠予洗涤了我疲惫的心灵,告诉我有奉献必有回响。愿我得到更多学生的认可,愿我也有桃李满天下的一天,能够骄傲地对人展示我的学生。为了达成这个愿望,我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用微笑、善良和真诚对待学生,不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
在课堂上走遍世界,在学习中长大成人。育蕾花圃,花开正艳,一代代的育蕾园丁用心浇灌,让花香传得更远、更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