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第一小分队来到了“洛八办”。“洛八办”自1938年冬成立,到1942年初撤离,前后共坚持了三年半时间。尽管时间不长,但成绩非常大。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它无疑是联系延安与华北、华中根据地的交通枢纽,是我方过往人员的落脚点和物资的中转站。洛八办的历史是中国抗战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洛八办的历史,看到了洛八办的使命与担当-对党忠诚,献身事业;听党指挥,不畏艰难;勇担重任,责任如山。这一使命、这种担当激励着洛阳人民走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每个阶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今天的洛八办,它是一座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纪念馆,更是一个进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走进洛八办,一张张战纪照片,一尊尊人物雕像,一件件战士遗留下来的武器都生动展现了战士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不辞疲倦地工作,为作战后方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小分队来到了彭雪枫纪念馆。走进彭雪枫纪念馆,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都能在脑海中勾勒出彭雪枫将军的那段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彭雪枫将军将他的一生投入到革命事业中,他虽然离开了,但是他为中华民族做出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走进彭雪枫纪念馆的瞻仰大厅,身着长袍的雪枫将军的雕塑巍然屹立,据讲解员介绍将军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党的革命事业,“遵义战役关键性的一仗,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娄关山战斗,就是在彭雪枫将军亲自带领的的红十三团的英勇战斗下取得胜利,为遵义会议的召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此后,在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战役战斗中都屡建战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又义不容辞投入战斗。向雕塑望去这位中华民族的英雄面露微笑,不知是否是看到了几十年之后的新时代这繁华盛世内心难掩喜悦之情。
作为幸运的一代,由于生活在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留下的太平盛世中,因此,谨记革命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将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转化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是新时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革命的岁月虽然已远去,但是革命的精神将永远指引着青年们前行的航向。
第三小分队成员来到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据讲解员介绍纪念馆以八路军豫西抗日斗争历史为主题,分设豫西沦陷、挺进豫西、抗击日寇、红色曹沟、走向胜利、风云人物、情系豫西和铭记历史等8个展区,各个展区还保留着大量1944年7月至1945年9月时期,豫西抗日根据地军民与日军斗争的珍贵历史资料,深刻揭露了侵华日军轰炸、抢掠、屠杀、残害妇孺的滔天罪行,生动地再现了豫西抗日根据地军民不屈不挠、英勇抗日的战斗事迹。小分队成员与铁路运输的公职人员一起进行了参观,他们是中大多数是刚入党的党员。参观结束,团队成员找来一名党员“请问你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你觉得中国共产党在近代历史上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他这样回答道“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政党,党的一切宗旨都是为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人民带来了福祉,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不可或缺的一个政党,因此我要积极向党组织积极靠拢,学习党的新思想,把自身所学贡献给党,做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重走红色足迹,百年传承团成员们感受到了一个祖国的强大精神内核。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带领着我国不断走向强大,带领着中国人民过上了富足美满的生活,所以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我们始终要以史为鉴,学习前辈在国家面前艰苦奋斗,努力拼搏,舍生忘死的抗争精神。在新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修养,才能更加自立自强,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才能让自己更好地融入新时代党的伟大事业,与新时代共同前进,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
饮水思源,从党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回首中共百年奋斗历程,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砥砺奋斗,以坚强的信仰撑起了百年大党的铮铮脊梁,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从党史中去寻找那一代代人为之努力奋斗、浴血拼搏的崇高理想,去追寻一次次冲锋的战斗足迹、一次次试验的奋发身影。撇开发展带来的云雾,看清进步伴随的迷茫,从历史足迹和深刻教训上,再次铭记建党的初衷和为人民的本源,深刻认识我们党从哪里来、为什么而来、要到哪里去,重温初心使命,坚定信念、忠诚,接受信仰洗礼。从党史学习教育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筑牢思想之魂,补足精神之钙,夯实行动之基,坚定“四个自信”,让理想信念的灯塔指引我们奋勇前行。
新的起点,新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把传承红色抗战精神作为奋进的巨大精神动力,大力弘扬抗战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党史不仅是为了回顾走过的路,走好当下的路,更是为了开创未来的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要了解历史,学好党史,进一步总结历史经验,坚定必胜信念,提升斗争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