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走进鲁甸之乡 探索马铃薯致富之路


伴着早晨的幽幽凉意,大巴车载着我们摇摇晃晃地驶向水磨镇,我们实践的第一天,也随之慢慢拉开序幕。
古人言:“驾言各勇往,实践乃精思。”实践,是磨练意志、培养品格的不二之选,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则是实践中需要大家克服解决的一大难题。由于对当地的交通状况了解不够透彻,我们不得不临时改变实践的目的地,虽然这一小插曲来得很突然,但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力,随机应变、及时沟通,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最终我们顺利来到了新的实践地点:拖麻村,并顺利开展实践。
 
来到拖麻村村委会后,我们很快开始了采访。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拖麻村的整体农业情况不是特别乐观。由于销售渠道、销售价钱、产出品种等问题,当地的马铃薯无法作为生产薯片的原料,一般都是自产自销,虽然产量大,但利润不高。当地政府为了带动经济发展,也鼓励农民尝试种植其他作物,如党参、玉米等,但由于当地海拔高、气温低再加上耕地少,这些作物的种植基本也都以失败告终。听了陈主任的话,我的心里渐渐涌上了无力感,迫切地想帮助他们,但又无能为力。随着谈话的深入,我清晰地感受到了陈主任为带领村民们发家致富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也感受到了他因为成效不明显而不经意间透露出的无奈。虽然我们无法感同身受,虽然不是每场雨后都有彩虹,但我们相信拖麻村终会迎来属于它的晴天。或许在很久以后,陈主任这一辈努力奋斗过的痕迹会慢慢淡去,但这里的故事却永远不会终止。
 
采访结束后我们来到当地的马铃薯基地参观。这些马铃薯就种在绵延的山间,与白云为友,与清风相伴。由于种植时间的不同,部分马铃薯已经成熟,给青绿的山间带来了一抹藏着丰收的黄。在农民伯伯的带领下,我们亲自收获了一株马铃薯。捧着还沾着泥土的马铃薯,大家笑得一脸满足。在与伯伯的交谈中,我感受到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那是一种超越一切利益的热爱,也是一种极其单纯的热爱。他们每天踏日而出,携月而归,为的只是不辜负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的只是“但使愿无违”。
 
随后,我们登上了不远处的山峰。站在山顶,清风拂面,路途遥远崎岖带来的疲惫顷刻间消散,那一刻,我们离天很近。伙伴们尽情地在清风中追逐自由,在微雨中呐喊理想,令人惊艳的景色如画般铺展在我们周围,殊不知,我们,也成为了画中最亮眼的一处,一切都是青春最美好的样子。在那一刻,我希望时间就此静止,岁月的馈赠不被消磨,我们心向远方,向阳生长。
回程的途中有山雾慢慢升起,有野花竞相开放,闹哄哄的车厢逐渐回归平静,大家心照不宣地没有说话,静静地消化着这一天的见闻。回忆拉远,从来时的不确定到回时的满满收获,我看到了每一个人为团队付出的努力,大家各司其职,各扬其长,才保证了我们实践的顺利进行,同时我也在团队中渐渐成长起来。我知道,现在的我们还不具备为村民们排忧解难的能力,但我们一直在沉淀,一直在成长,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为祖国的乡村振兴发光发热。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