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鹿狮,我便被周围的竹林吸引。在去往鹿狮村的路上,透过车窗我看见了在群山之上的万亩竹林,青葱挺拔,随着风在山上形成一片竹海。路上也有不断往外运送竹子的村民,从群山里面出来,走到宽阔的新路上,走出去。
刚下车我们就受到了村委预备干部左娟的热情迎接,她是一位年轻的基层干部,瞬间就拉近了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在了解到我们的来意之后,左娟表示热烈欢迎并且带我们展开了鹿狮之行。
我们沿着村里新修的路往大山里面走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已经废弃的铜矿,那是鹿狮村过去繁荣的证明。“这座铜矿已经存在八十多年了,现在留下来的遗址依旧保存完好,虽然现在已经不再开发,但是它也是鹿狮村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左娟向我们介绍到。
我看向那老旧的房屋,上面布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随着微风漂浮着,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个地方曾经的兴盛。如果说过去村民可以靠着铜矿发家致富,那么在当下为了保护环境,开发铜矿已然不符合大流的趋势,失去了曾经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很难想象鹿狮村的村民又走出了什么样的一条符合国家政策同时又适合自己的发家致富的道路。我的心里瞬间敬畏起来,怀揣着这样的心情,我跟着大部队继续往前走去。

随着我们脚步的前进,我们对于鹿狮村的了解也更进了一步。走在村庄当中,小小的村落里面,有环境清幽的民宿、潺潺的溪水以及方便村民外出的公交车。“这里还有公交车呢,我还以为山里面的村庄出行都很不方便”我很惊讶地出声。左娟听后,笑着说“我生长在鹿狮村,看着它从满地的白色垃圾慢慢变成现在环境优美、村民安居乐业的小村庄。现在鹿狮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茶山发包、毛竹资源和圩田发包等方面,都是党的好政策造福了我们当地的村民。”
是啊,皖南的小城都是依山傍水而存,每一条路都是人们克服重重困难走出来的。我看着周围高大的三公山以及随风而动的竹林,似乎可以想象村民们在当时铜矿停止采矿之后,在这茫茫大山当中开辟了如今用于致富的毛竹资源与茶山发包的道路。在党的政策的帮扶之下,才有了如今的万亩竹海与千亩茶园,才有了我们眼前相对便利的交通与真正的山清水秀,才有了村民们发家致富的道路,才有了当下幸福的家园。
我不禁对村民们的坚韧感到敬佩,也更加明白了我们当代青年身上的重任。现在我们是实践的大学生明天我们就会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当下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要在此基础上发挥出我们青年的力量,让大山里的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车辆再次在蜿蜒向上的公路上行驶,我看向一眼望不到头的盘山路,这不就是村民们从大山走出去的道路吗?这条盘山路上面,有运输毛竹的,有运输茶叶的,有下山买生活用品的,也有读书的孩子走向校园......
在三公山山脚,我们看见了千亩茶园。虽然已经不是茶叶的旺季,但是剩下的茶叶也是清香扑鼻,这是鹿狮村淳朴的村民们的劳动成果,也是乡村振兴给人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益处。如今轻舟已过万重山,鹿狮村也不再是过去那贫瘠的样貌,美好的生活都是奋斗得来的,我相信在我们不懈的奋斗下,乡村会越来越美丽,山水会越来越清秀,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