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实践队员调研过程中耕地上种植的果树。 李佳欣 摄
深入基层,涵养为民初心
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问题。尽管我们提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并得到村委会的通知,但仍有部分农户对我们的工作难以理解。这让我们意识到要真实地收集信息,必须走进他们的生活,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我们改变了以往生硬的一问一答式的问卷填写,而是变成唠家常式的对话沟通方式,与农户进行轻松愉悦的交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通过交流,我们一点点了解到村子的基本情况、农户生活状况、耕地利用、林果化情况等信息。耕地过度利用或荒废现象普遍存在,本土资源难以到合理开发,全村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经过与村委会等领导的沟通分析后,我们发现,之所以出现此类问题既有主观亦有客观。本村尚未形成特色产业,故较多村民不愿种、不种:同时土地开星疏于管理,村民创新开发意识不够,最终使得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不完善。合理开发利用耕地是实现农村经济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我们利用自身所学向其提供了些许有效建议,为村子实现耕地利用可持续发展提供力量。比如加强农业的扶持政策,适当发放农产品栽培补助,严格执行农民种粮奖励政策,落实农田地力保护补偿。明晰土地流转目的,充分挖掘占补平衡新增耕地,加强经济产业种植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同时可以通过加强培训,提高科技和服务水平。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给农民传授技术、讲解政策的方式提升种植的认识,并且积极探索粮食经济,促进农户种粮的意愿。

图为实践队员到农户家走访调查。 李佳欣 摄
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百年梦
在走访调研的这段日子里,我们深入后宋村,亲身体验了农村地区的生活和生产情况,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首先,这次实践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农村地区的生活和生产情况。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了他们的艰辛和不易,也感受到了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也更加愿意为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做出自己的贡献。

图为实践队员在耕地上种植的树林中进行调查。 李佳欣 供图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入农村地区,亲身体验了农村生活和生产的辛勤与智慧。我深刻认识到农村地区的挑战和潜力,也看到了乡村的温暖和纯真。这次实践让我更加了解中国农村地区的现状和需求,也加深了我们对乡村振兴的使命感。我将带着这份感悟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间的宁静和纯真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和勇气。让我们携手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实现百年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