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西泽”小队前期进行问卷制作以及访谈问题设计,详细制定实践计划。根据前期实践规划,团队于7月25日—7月26日前往曲靖市会泽县考察西泽竹编进社区的活动。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当地政府号召贫困群众和弱势群众进行竹编手工艺的培训学习,实现社区居民有一门手艺养活家庭和社区再发展的愿景。7月27日—7月28日,团队前往西泽乡参观了西泽竹艺协会,考察西泽当地农产品——葡萄、西瓜和柿子,在当地发放调查问卷和进入西泽戈平村访谈村民等。7月29日—7月30日前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尹德飞工作室和云南大学实践队一起参观竹编展馆以及访谈传承人。在为期六天的实践调研活动中,采访尹师傅时了解到他也曾尝试通过抖音等网络线上宣传,奈何自身时间和技术条件限制,但效果并不明显。团队发现西泽竹编产业发展存在发展自生动力不足,传统手工艺无法适应市场变化,技术传承方面后继匮乏,技艺传承人存在断代等。
根据发现的问题,本团队提出西泽竹编新的发展模式:一是采取“非遗+n”的发展模式,通过“非遗+产业+乡村振兴”,将传统手工艺与时尚,文化,生活相结合,让竹编在传承中走出特色产业路。二是从中高端艺术品和常态化产品两大类入手,将艺术路线和生活路线结合发展。三是需要多方进行联合支持发展,即提出“农文旅政校企”联合发展模式。从竹编产业发展模式、竹编产品特色服务和竹编发展举措改进层层递进,推动西泽竹编产业的创新性发展。
西泽竹编有着横纵交错的自然之美,是记忆中的乡愁。西泽竹编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团队将创新销售模式销售西泽当地竹编产品和农产品,将助农落实在实处。通过非遗竹编创新性发展,抓住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出文化经济发展双赢路。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