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财学子“三下乡”:不啻微茫,造炬成阳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暂时放下城市的喧嚣,踏上一场心灵的支教之旅,这无疑是一次灵魂深处的洗礼和成长。守护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孩子们梦想的引路人,在温岭横峰这片远离尘嚣的土地上传递爱心、传递希望。在支教活动开始之前,成员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了解了温岭当地的教育状况、小候鸟们的基本情况以及学校的师资力量。并深入了解了支教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积极参与实践团组织的支教培训,学习教学方法、心理辅导等知识和技能,以确保能够在支教过程中给予小候鸟们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团长给两个班级安排了班主任、生活老师以及每日的课程,大家的课程丰富多彩,以文化课为主,手工课为辅,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孩子们的主动性学习能力,提高假期学习效率。为了实现这一美好的设想,我们按照教学计划有序地展开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我们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通过互动式教学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图为守护行动实践团与温岭市横峰街道工会的合照。通讯员 单彤彤 摄。
扎染:色彩斑斓的梦想画布初到温岭市第九中学,一切都显得那么新奇而又朴素。当周老师提出将扎染这一传统手工艺引入课堂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光芒,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探索之旅。扎染,不仅仅是对中国非物质遗产的传承,更是孩子们创造力的释放和个性的展现。
从最基本的扎结方法开始,周老师手把手教小候鸟们如何将布料折叠、扭曲、缠绕,再用绳子紧紧扎住,随后上色。等待的过程总是充满期待,当一块块原本素白的布料在染料中慢慢浸透,绽放出五彩斑斓的色彩时,小候鸟们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那一刻,老师们仿佛看到了他们心中那些色彩斑斓的梦想也在悄然绽放。
每个孩子都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创作出了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有的如晨曦初露,温柔而清新;有的则如晚霞满天,热烈而奔放。这些作品,不仅是他们技艺的展现,更是他们内心世界的映射。通过扎染,老师们学会了倾听,倾听每一个孩子内心的声音,感受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图为小候鸟们展示自己的扎染作品。通讯员 单彤彤 摄。
棋盘:智慧与友谊的桥梁如果说扎染是色彩的艺术,那么棋盘游戏则是智慧与策略的较量。史老师介绍了象棋、五子棋、飞行棋等多种棋盘游戏,希望能通过这些游戏,激发小候鸟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起初,孩子们对这些游戏充满了好奇,但很快就发现,要想赢得比赛并不容易。于是,他们开始认真学习规则,研究战术,甚至会在课后自发组织比赛,互相切磋。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对待事情的专注和执着,也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和互助。
小候鸟们在棋艺竞赛中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那一刻,史老师表示深刻体会到了棋盘游戏的力量——它不仅能够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更能够搭建起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图为小候鸟间的棋艺竞赛。通讯员 单彤彤 摄。
水火箭:梦想的启航水火箭制作是支教活动中最让小候鸟们兴奋的项目之一。这个名词对于他们来说既陌生又新奇,有着浓厚的兴趣。方老师准备了塑料瓶、气球、胶带等材料,一步步指导孩子们如何组装水火箭。从设计图纸到动手制作,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和乐趣。当第一枚水火箭在操场上成功发射升空时,孩子们欢呼雀跃,仿佛自己也随着火箭一起飞向了蓝天。
水火箭的制作和发射过程,不仅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科学的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他们开始主动思考如何改进设计,提高性能,甚至开始畅想未来能够乘坐真正的火箭遨游太空的梦想。这种对梦想的追求和热爱,正是我们教育所希望看到的。

图为水火箭的发射。通讯员 单彤彤 摄。
红色故事:精神的传承在支教的过程中,红色故事的讲述是一大重点。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金老师与李老师通过讲述革命先烈们英勇抗敌、舍生忘死的英雄事迹,让小候鸟们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每当老师讲到那些感人至深的情节时,孩子们的眼中总会流露出敬佩和感动的神情。他们被这些故事深深打动,纷纷表示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通过红色故事的讲述,团员们更加坚信了教育的意义所在。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是精神的引领和价值观的塑造。大家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让孩子们在心灵深处种下一颗爱国主义的种子,让它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图为金老师介绍先行者的故事。通讯员 单彤彤 摄。
支教之旅虽然短暂,但它给团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回忆。通过丰富的文化课与手工课,大家不仅与小候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更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梦想的种子。团员们相信,这些种子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用爱去点燃他们心中的梦想之火。-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