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实地调查之前,我通过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查阅文献资料发现,黄河流域的生态状况岌岌可危。例如,黄河上游地区由于气候干燥,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黄河中游地区由于降水的不规律以及人们的过度开垦,致使土壤严重退化,水土流失极其严重;黄河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河道土壤被过度开采,从而形成了“地上河”,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深入了解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相关的调查问卷,总结归纳了相关数据,随后我们来到黄河流域的李村镇进行实地调研。在党委书记的介绍与带领之下,我们来到黄河沿岸。
通过党委书记的讲解,我们了解到,近几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与人民的努力下,李村镇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各村领导带领村民在黄河沿岸植树造林,政府关于保护黄河的宣传也正大力展开,村民的保护意识与日俱增。同时,遵循因地制宜的修护原则,当地也创新了修护措施,将村镇建设与黄河治理结合起来,不仅修护了黄河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双管齐下,使得李村镇愈加繁荣。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保护黄河的重要性,明白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保护好黄河,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以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同时,黄河不仅是我国的重要水资源,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保护黄河,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根脉,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而且,我也认识到,保护黄河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情,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黄河重现生机。
总之,保护黄河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要怀揣黄河情怀,担当强国使命,热情奔赴,主动奉献,将专业知识、技能、创意转化为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实际力量,唱响具有青春特色和青春智慧的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让我们携手共进,用实际行动守护母亲河,让黄河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