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村委,探索渔村发展之路
7月11日,我们来到李家台村村委会,采访到了李家台村支部的工作人员,说到渔村最近的发展,一开始,她很高兴地同我们讲述着渔村这些年来发生的变化,以及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渔村焕发出的崭新面貌,“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李家村的发展越来越好了,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位,我们的付出才算有了回报!”在她的话语里,我感受到那颗对人民负责,为大家贡献的炽热的心。谈到生态环境的变化给渔村带来的影响时,她说到:“我们本就是靠海而生,如果生态环境出了问题,将对整个李家村带来很大的打击,这方面的工作是一定要重视起来的!”眼神坚毅,语气肯定,面对她,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更加坚定了自己建设家园的决心,要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努力奋斗。

图为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介绍李家台发展。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晓琳 供图
同村民交谈,体会他们视角里的渔村发展
一路走访,村民们都十分热情,谈起自家,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越来越多的旅客来到这旅游,喜欢咱们海边的美景和美食,他们不仅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还十分喜欢我们的赶海文化,好多人提着小桶就去赶海了。”阿姨一边说着一边带我们参观了村里的赶海区域。这里的海水清澈见底,沙滩细腻柔软,海风中带着一丝丝的咸味,让人心旷神怡。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旅游业的发展,村民们的收入也有了显著的增加。许多村民通过开设民宿、餐馆和纪念品商店,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来源。阿姨说到:“以前的人,家里基本上都选择出海捕捞,在大海上漂泊,如今,大家有了自己的小餐馆,有了小民宿,收入也多了,也不用去做一些危险的出海工作,都从大海上岸了。”生活质量的提升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精神上。村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们希望自己的家园能够变得更加美丽,生活能够更加幸福。从他们的眼里,我看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李家村,感受到了他们当下的幸福与美满。以前靠海只能出海,如今再靠海,也能在陆上发展。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村民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晓琳 供图
倾听游客心声,思考未来发展
当我们来到赶海区域时,一位阿姨正在捡海滩上的裙带菜,她已经来过日照许多次,这里安逸的氛围,悠闲的生活气息,热情的人们让她对这座城市难以忘怀。“这里的宁静和自然让人不自觉放慢脚步,感受时间的流转。我最喜欢来这赶海,感受到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也更加理解了当地人对这片海洋的依赖和敬畏。”在这篇海滩上,还有许多同阿姨一样喜欢日照的老人,他们也都喜欢在海边的惬意生活,但同时,他们也在用心的守护着海滩的生态环境,离开时只留下足迹,我想,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时刻。

图为实践队员与赶海游客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晓琳 供图
实践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短短一天我收获颇丰。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作为地理与旅游专业的学生,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推动乡村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共同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努力。这次实践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李家台村的现实情况,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李家台的明天会更加美好。(通讯员 蔡跃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