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总结

是的!我们调研了非遗!

“匠心拾遗”实践团队成员走进米林珞巴族服饰传承人达娃的店铺时,就被眼前琳琅满目的服饰震撼到说不出话来。达娃走到一整套服饰面前,从头到脚向成员介绍起来。先是多色大大小小的玛瑙编制成的耳饰,鲜艳光泽中透出独特的民族气息。再是项链、腰饰、上衣、裙子等等。队员在当地翻译的帮助下,这传承百年的民族服饰的历史徐徐展开。
  山东大学“匠心拾遗”调研团利用这次寒假的时间,扎根家乡,实地走访,在氤氲的年味里轻轻叩开那些满载非遗底蕴的木门,在一位位非遗传承人的娓娓道来中结缘一场文化寻根的千年之旅。调研团重点采访联络了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湖北省潜江市、山东省烟台海阳市、滨州市博兴县、潍坊市和威海市等地的有关政府部门和省市级非遗传承人。我们惊叹于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从传承人和相关工作者口中了解了真实的非遗现状。
 
薛定谔的收入:有人欢喜有人忧
“匠心拾遗”实践团队成员走进博兴县文化馆参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文化馆办公室主任卢博陪同介绍。“作为博兴县的文化名片草柳编作为一种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备的产品,出口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卢博主任还介绍说,草柳编艺术家刘平安的作品在第五届全国工艺美术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受到国务院副总理的接见。可见,草柳编在经济效益和文化竞赛领域双开花。
还有许多非遗项目通过商业化、品牌化,迎来了华丽转身,成为带动就业、拉动消费的新势力。“匠心拾遗”实践团队成员发现章丘和谐广场有一家美食店人声鼎沸,门口排起长龙,店铺叫“米村拌饭”。据了解,朝鲜族非遗米村拌饭创立于2014年4月15日,是一个专注于传承朝鲜族美食的全国连锁快餐品牌。以朝鲜族美食为底蕴,做百姓的家庭厨房,经过6年发展,已在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等地开设门店400家,员工超过3800人。招牌石锅拌饭,累计销量3000万份。央视两次报道,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好吃、正宗、地道的朝鲜族美食受到广大顾客喜爱。非遗项目的市场化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传承的问题自然而然解决了。
  但很多非遗项目却没有这份幸运。江汉平原皮影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守钦,今年77岁,从1958年开始学习皮影戏起,至今已经六十多年。“潜江政府的经济补助非常少,不像北京、辽宁等地,我们这边是老皮影,产业方面还没有发展,缺少经济来源,主要都是传承人自己贴钱,每年需要贴入二三万元。”刘先生坦言退休以后的钱几乎全部投入到皮影戏事业中,好在有家里人支持,自己才铁着心坚持到现在。江汉平原皮影戏市级传承人王海荣先生也很无奈,“政府每年会派一些演出任务,每场有几百元的补贴,但是很明显杯水车薪,皮影戏的后台至少需要八个人,这些补贴连给员工发工资都是不够的。”没有资金支持但依旧选择坚持,这项非遗蒙上一层悲壮色彩。
“利润是影响一项非遗能否顺利传承的重要因素。现在政府对于非遗的资金补贴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政府仅能对公益性的非遗事业进行补贴,而不能对利用非遗进行的市场化行为进行补贴。例如,如果一个剧团要复排一出传统戏,服装费等政府可以提供支持,但是如果要通过演出盈利,场地租赁等费用则不予支持。由缺少利润也带来了无人愿意传承的问题。” 淮北市非遗保护部主任盖勇谈到。
   非遗传承人的收入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通过产业化市场化,拥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是不愁人传承的,往往是 “下自成蹊”、枝繁叶茂。相反,缺乏市场生命力的项目,往往无人问津,等待油尽灯枯。
 
如何活着:那些“消失”的非遗
“以海阳大秧歌为例,以朱吴镇虎龙庄村为代表的北部地区的螳螂派秧歌,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这一区域的秧歌在海阳大秧歌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然而,近二十年来这一风格的秧歌已濒临失传。再如,流传在闫家、里店、辛安、行村等乡镇以打击乐器与唢呐、笙等竹管乐器配合伴奏,这一表演形式近年来也日渐衰落。” 烟台海阳市文化馆赵主任谈起濒临消失的非遗项目时谈到。
随着政府对非遗传承工作的帮助和开展,这些年来非遗项目数量不断增加。以济南为例,截至目前,济南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共发布了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累计达108项。非遗数量多起来了,在政府主导发展的当下,敢问又有多少精力关注每一项非遗的发展呢?那问题来了,会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版的非遗项目吗?如果有那应该怎么办呢?
  应对这个问题,林芝市巴宜区文旅局局长王瑞奇提到了“分类保护”。根据巴宜区非遗项目的特点和现状,采取抢救性保护、记忆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区域性整体保护等方法,进行分类保护。对于存续状态受到威胁、濒临消失的非遗代表性项目,要实施抢救性保护,记录、整理、保存项目资料和实物,安排或者招募人员学艺。对于丧失传承人、客观存续条件已经消失的项目,则实施记忆性保护,建立项目完整的物、文、图、声、像等档案库、数据库。对于非遗资源丰富,形式和内涵完整、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较好的村镇或者特定区域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由巴宜区文旅局会同国资源等部门制定保护区规划,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分类保护、一类一策可算是精细化保护非遗项目的金点子啦。
  在抢救濒临灭绝的非遗代表项目上,烟台海阳市很早就开始了数字非遗档案库数据库的实践。运用科技手段,提前实施非遗数字化管理。2013年3月非遗保护中心承接了海阳大秧歌数字化管理录入的新型工作,先后参加全省数字化培训两期,并按照文化馆非遗保护数字化保护的总体要求,上山下乡采集史料、编撰文字、完善图片、录制视频。经过不懈努力,2016年6月,把海阳大秧歌的起源、表演形式、化妆、角色服装、道具制作、秧歌阵势、秧歌剧等系列程序内容制作成图片、视频、文字解说电子文件上传省非遗中心,文件容量100余G,视频长达200余小时,图片上千幅,文字8万余字。
数字化让非遗在现代社会以另一种方式活了下来。记录成为了传承。我们希冀未来某一天有人看到它,历史尘土难掩熠熠生辉的它,并选择传承它,这样非遗便能重发枝丫。
 
后劲不足:非遗进校园
  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政策是各地区传承非遗的固定项目。非遗进高校主要是传承人进入高校讲授相关课程,文化部提供非遗传承人的资料,费用由教育部报销。
  近几年,各地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林芝市毕秀传承人巴鲁也积极参加该项活动,在拉萨市、林芝市、山南市等中小学讲述毕秀的历史,开展毕秀制作体验课,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工布毕秀,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巴鲁希望政府可以资助一个传习基地,让愿意学习这门技艺的人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学习这门技艺。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非遗进校园,将其视为一个宣传与传承的窗口,又能为传承人带来切实的收入。但是,效果真的这么好吗?
  巴鲁补充说,“非遗进中小学是不够的,应该进入各大高校,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这门技艺,并且开拓创新,让非遗在继承中发展,这样非遗才能与时俱进。”
“现在安徽省内也并未对此做出强制要求,一般都是学校自己邀请相关人员,并解决相关资金问题。非遗进社区或中小学则只是起到宣传作用。”盖勇主任如是说。
  在巴宜区,非遗进校园似乎有些后劲不足。在文旅局等部门的推动下,学校将非遗传承课视为公共课,而非遗传承人采取不定期的形式来上课,随意性较强,使课程处于边缘地带。同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多依赖于新鲜感,大部分学生都是抱着玩玩的心态才参与其中的。而且很多家长也对学生们的参与并不是很支持,因为他们觉得学生应该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现有的文化知识。此外,学校并未将非遗课程纳入正式的考核机制,随机性、展演性、临时性特征突出。这就导致很多活动流于表面,后续发展动力不足。 “尽管有文旅局等政府部门的参与,但是相关的规章制度尚不健全,而且活动经费的来源也存在很多困难,这对活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产生了消极影响。”王瑞奇叹了口气。
 
       此次调研,队员们来自五湖四海,又散作漫天星辰,将各自的走访收获串联成一张幅员辽阔的“非遗活点地图”,一一捡拾起时光海海中那些应该被大力保护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初步完成后,队员们书写实践报告、线上交流实践所得,上文的总结仅仅是调研画卷的一角。
行行重行行,非遗传承道阻且艰。山东大学“匠心拾遗”调研团坚定地选择非遗,创作深度内容,发挥垂类优势,立志以青年之力、新人之姿投入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中,俯身躬耕,并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搭建非遗平台,助推非遗文化走向生活,让非遗“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