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总结

山理学子三下乡:七彩假期筑梦成长,情暖童心逐梦翱翔

七彩假期,筑梦成长;情暖童心,逐梦翱翔。7月4日下午,山东理工大学“向日葵”暑期实践团队来到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开展以“五育并举,全面育人”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开创了以“互联网+教育扶贫”的创新模式,旨在帮助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八一爱民学校与大店镇中心小学学生进行暑期课后服务,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个方面展开云支教课程活动,团队聚焦留守困境儿童的素质教育、心理健康、自我保护等问题,围绕思想引领、身心成长、艺术素养、文化传承等内容,照亮社区儿童,携手绘青春,聚力护童心。
 
精心课程,如期举行
 
7月23日,最后一天的线上课程是志愿者们特别用心准备的。结合前几天的课程实践经验,志愿者们结合孩子们的特点,为孩子们准备了品读红色经典的课程,志愿者们借助孩子们喜欢的动漫形式,为孩子们放映了优秀的国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在观看途中对视频内容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了一系列的讲解。借助动漫这种在孩子们中间广受欢迎的形式,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下,课堂效果良好,通过视频及志愿者讲解,孩子们对中国近代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对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有了初步的认识。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长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它扎根在亿万同胞的血肉里,深藏在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抱负里,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情怀和担当。”伴随着耳熟能详的经典,为孩子们精心设计的课程开始了。通过《平语近人语录》中简单易懂的语句结合老师富有趣味的讲解能使孩子们感悟习主席的胸怀,感悟时代精神,感悟人生……由浅入深,将习主席的思想逐渐带入到他们的认知中,给熟悉的文字赋予更加丰富的涵义,引导孩子们怀大志,行大德,做一个社会有用人。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志愿者们和孩子们一起诵读了《平语近人》选段,孩子们大声的读着,用自己的朗朗读书声一点一点地深入,用他们的认真努力回应着志愿者们的关爱。
 
 
既是师生,更是朋友
 
在最后一节的线上班会课上,志愿者同孩子们一起回顾了这几天的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志愿者们将之前日子里一起学习玩耍的照片做成了一个剪映视频,配上了文字和音乐,用多媒体给孩子们播放,孩子们看过视频之后都在偷偷的抹泪,看到孩子们这样难过,不舍的心里也多了一份慰藉。志愿者们感受到这一周的努力没有白费,成功走入了孩子们的心中,不仅能够在课堂上教授孩子们学习知识,课外更是和他们成为了好朋友,课后孩子们纷纷添加老师的联系方式,给老师表演自己的才艺,为老师送上他们的手写祝福,有的小孩子向老师展示绘画课学习的作品、折纸作品,虽相隔甚远,但是孩子们的热情让老师们既开心又感动,对孩子们的纯真更是喜爱。
 
送君千里,终须离别
 
相遇有时,离别亦是。山东理工大学向日葵暑期实践团队从7月4日到达临沂市大店镇正式开课,其中一些意外,让支教转变成线上的形式,转眼间已经是第十九天,实践活动已经进入尾声。最后的一天的课程在孩子们的谈笑中要结束了。
 
这次线上支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其实,支教并没有人们鼓吹的那么神圣,我们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天教会他们太多的东西,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现状。但是,我们至少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让孩子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多多少少能对他们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能给那些处于相对闭塞环境下的孩子一点点走出去看看世界的动力和憧憬。同时,我希望这些孩子能够早早的明白为什么要用功学习,也希望他们明白,年少时多受一些读书的苦,将来才能少受一些生活的苦,而不是在日后处于被生活压迫的困境时再后悔曾经浪费的时光。
 
支教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一颗颗牵挂的心还留在那里,向日葵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志愿者们的“教学活动”也还没有结束,由衷地祝愿孩子们天天开心,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我们一定会再见面,到那时一定是以更好的精神风貌!
 
最后要说的是,助学支教,向日葵实践团队永远在路上!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重拾红色记忆,激发奋进热情

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深入革命基地,调研红色研学”暑期社会实践队三下乡漯河小分队在于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城关街道的南街村进行

追寻红色足迹,继承红色精神

为了更好的宣传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暑期实践小队“经典传承队”的成员们在2022年6月16日前往南京市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