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总结

智慧悦动吴城,掀起健身热潮

为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全民健身智慧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市民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满意度,7月22日至7月30日,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i悦动全民健身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苏州市部分全民健身点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古城添新颜,感受科技与古韵的碰撞。7月28日,实践团队前往苏州市运河体育公园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现状、了解群众使用感受。公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紧邻京杭大运河,集体育锻炼、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一体,自1993年建成开放便广受居民喜爱。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数年前的陈旧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百姓需求,2019年6月,经过两年改造的体育公园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大众面前:WiFi全覆盖、智能购票、超级视听、智慧健身器材……
目前公园内共有传统健身设备11套,智能健身器材23套,其中10套智慧健身器材被放置在公园北区,其余均在南区。据了解,北区每套智慧健身器材上均贴有二维码,居民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 “室外智能健身房”记录个人健身数据,并利用器材上的屏幕实时掌握自己的器材使用频率。团队成员根据说明,完成了小程序登录,体验了智能健身车,看似简单的骑行设备,没想到在科技的加持下变得有趣多了,不仅有灯带直观显示运动频率,还可以和同伴来一场竞速赛,这样的创意可操作性较强,也增加了健身的趣味性。
据统计,公园健身器材使用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而球类运动场地使用人群基本为青年人,目标场地的使用情况按照年龄分层较为明显。实践团队在随机采访中了解到,家住滨河社区的张先生每天都来锻炼1-2小时,会使用各类器材,已经养成了锻炼的习惯。当被问及对这里的健身环境是否满意时,张先生表示,自从公园改造重新开放后,有越来越多的人来锻炼,体育健身氛围浓厚,健身步道、智能化的器材也深受大家喜爱,能实时监测自己的锻炼频率,还有随处可见的长椅、直饮水设备真的为大家提供了便捷,家人朋友都很喜欢。
运河体育公园内除了智慧化健身设备外,还有不少地方值得关注。就体育健身公共服务而言,不仅需要在健身设备上下足功夫,还要在安全、文化等系列服务上加强管理、提升内涵。因此,实践团队对园内安全设施、体育文化宣传等进行了调查。
调查发现,园内共有188台网络监控摄像头,其中有3台具备人脸识别功能,可以对市民进行远程监控。另外,园内还配有智能电子围栏、自动报警系统、智慧巡检等安全监管保障,提高了园内健身时的安全性。但目前园内配备的紧急救护设备、便捷式手报系统数量较少,可使用性不高,考虑到园内健身游玩的人群以中老年人和儿童为主,公园在空旷地带以及危险多发地应当适当增加便捷式手报系统,并向市民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市民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急救应对能力。
在体育文化宣传方面,园内利用文化展示廊,将体育诗词碑文采用景观化的手法置于公园中部,成为宣传体育文化的独特窗口;同时在健身步道两侧、公园迎宾道等地设置文化宣传点,宣传体育历史文化、公园发展历程、以及运动健将风采等内容。实践团队从周边居民处了解到,大家比较喜欢在这些带有文化氛围的地方聊天、散步,希望公园内可以在这些地方增设休息室或者长椅,炎炎夏日的傍晚也可以有更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苏州市体育局发布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关于社区体育设施配套情况,只有4.0%的市民认为所在社区配置齐全,有23.5%的市民认为非常不齐全;对于所在社区体育设施存在的最主要问题,25.6%的参与者认为设施或场地数量不足,25.1%认为设施或场地种类不齐全。这些问题对于运河体育公园周边居民来说并不明显,周边居民对于体育健身公共服务的获得感较高,但是体育资源短缺,人均体育场地占有率低等问题在苏州、江苏、乃至全国仍然很突出。因此,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公共体育服务,充分利用城乡边角地、老旧街区、闲置厂房等新建改建健身设施,努力实现城乡“10分钟体育健身圈”,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进一步提升市民体育健身方面的获得感,为加快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掀起全民健身热潮提供新思路!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延安精神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了解百年党史,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7月23日到7月26日,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