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总结

工大学子赴康保暑期三下乡圆满结束

       习总书记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解决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深入了解国情,思考、理解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了解脱贫后农村生活状况、乡村振兴的基本情况,挖掘乡村振兴经验,探寻“平凡英雄”精神。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赴河北省康保县李家地村“扬不凡精神,挖双碳经验”乡村振兴促进团开展为期六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天,成员们通过入户走访,专访第一书记的方式了解了该村的村容村貌。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一线驻村工作者们,更离不开人民群众。大家纷纷表示今后会学好专业知识,从实际出发。发挥青年学子的担当,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努力为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贡献青年力量。

       第二天,实践团走近驻村大学生,从他们的视角了解了乡村振兴道路。并走访了在访谈中了解的村民,感受到了党员干部们和村民们的“双向奔赴”,这也激励着实践团成员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未来回馈社会,服务人民。
       第三天,实践团,就“产业、生态、文化”在双碳背景下的乡村振兴促进作用展开实践调研,与康保县发改局局长李富春,遗鸥保护协会会长、敬业奉献模范麻喜荣,非遗文化传承人、省政协委员、康保二人台文化艺术表演团馆长姚桂苹等约见,并进行实地感受和考察。成员们纷纷感受到文化自信对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是多么重要。生态,在目前的全球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第四天,在当地驻村书记的帮助下,本次文艺晚会邀请到当地的艺术团,退休老教师,驻村大学生等等参与本次文艺活动,共准备了十五个节目。本次活动中,艺术团共表演了3个舞蹈节目,艺术团由当地爱跳舞的村民组成,其中不乏八十多岁的奶奶,虽然艺术团成员们平均年龄在58岁以上,她们的表演中处处透露着她们的活力与欢快,据了解,艺术团除了晚上在广场表演外,还会参加乡里的表演比赛,这也让爱跳舞的阿姨奶奶们感到生活得很充实快乐;退休音乐老教师带来的《心雨》《母亲》等歌曲节目,引得在座的村民连连共鸣,纷纷鼓掌;除此之外,还有驻村大学生带来的吹箫节目,引来村民们连连称赞;还有放假在家的大学生村民带来的歌曲节目《关键词》等等节目。除了村民,实践团成员也各自准备了节目,有独唱节目,吉他表演,大合唱......在晚会的结尾,陆续有村民申请添加节目,一个又一个节目,足以见得村民热情高涨,对本次文艺晚会的积极。事实证明,当地文娱活动中心的修建也方便了当地村民进行文娱活动,满足了村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这一件件小事中,也可以看见当地党员干部们为了村民的幸福生活所做出的努力,也正如驻村书记所说的那样“百姓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民生无小事”。

                             图为实践团在李家地村文娱活动中心举办的文艺晚会  陈家兴 摄
       第五天,在当地驻村干部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康巴诺尔湿地公园,小南海,爱情山,南天门,军马厂史馆。上午,实践团在当地驻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了康巴诺尔湿地公园。据了解,康巴诺尔湿地公园四面环山,是塞外一处离县城最近且生态系统保护完好的天然湖泊湿地。在期间,实践团领略到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湖水碧蓝,水天一色,碧波荡漾,领略到自然生物的风采,穿过专供游客观赏的放大镜,远处成群的鸭子,在人间烟火中自由纷飞的遗鸥...都带给了实践团无限的震撼。在有着小南海之称的康巴诺尔湖畔,这里独有的许多珍稀鸟类,灰鸭、鸿雁、红嘴鸥、大天鹅、鸳鸯等等都带给实践团无限的震撼。据介绍,这里是遗鸥起飞的地方,更为这个地方添加了神秘色彩。下一站实践团来到爱情山,在去那里的路上,成群的牛羊,与牛羊几乎融为一体的牧民,碧草与蓝天交相辉映,一片一片的大风车,还有在路上穿梭的野鸡,罕见的百灵鸟,在驻村干部的介绍下,实践团连连惊呼,叹为观止,为领略到如此美景而激动、赞叹。来到爱情山,山上耸立着一座敖包,传说敖包是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也有不少情侣来到此地祈福。随后,跟着驻村干部的足迹,实践团来到南天门,神奇的南天门层峦叠嶂,怪石林立,在由两座山势迥异的石峰形成的石门正中的石头中流出一股涓涓细流,滋润着北部草原腹地,形成众多淖泊,沟壑。还有环山的阶梯,远处看来,尤为壮观。下山后,实践团来到军马厂史馆,在那里,在讲解人员的介绍下,实践团了解到了康保牧场的养马历史,了解到其作为黄城子军马场时曾滋养出一代又一代品质良好的军马,了解到曾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开荒种地、饲养军马,在孤独寂寞的环境中乐观向上,扎根在广袤的土地上,撰写了农牧企业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的军马人,看到了他们曾用过的马具,写过的笔记,手绘的地图.....实践团领略到了康保县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相信未来康保通过发展旅游业,乡村振兴的道路必定会越来越宽广,人民必定会越来越幸福。

                          图为实践团在去往爱情山途中所拍     陈家兴 摄
       最后,在与当地干部协商后,实践团邀请到李家地镇书记,镇长,驻村大学生等等开展了主题为“共促乡村振兴”的座谈会。会议针对实践团几天来的实地调研,提出三条议题。第一条为切实提升干群关系从而使乡村振兴道路更加顺畅,此为道路自信,会上,实践团成员们依次介绍了来到李家地村的收获和心得,当地书记为实践团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李家地镇百姓生活的改善,乡村振兴的成果等等,并表达了致力于提升百姓幸福感的初心和使命。之后的两条议题,针对当地丰富的非遗文化,关于康保二人台和遗鸥保护两方面,双方探讨了如何让当地村民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从而提升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承。会上,大家积极发言,书记和镇长给出切实意见及看法,同时也对实践团成员所提出的问题给出反馈,也提出未来实践团成员能够将高科技引入当地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希冀。

                                   图为实践团与党员干部们、驻村大学生的座谈会   陈家兴 摄
       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通过入户走访,专访第一书记,专访驻村大学生对当地的村情村貌了解了许多;通过接触乡村振兴工作者,着眼大局的李副局,一心一意传承康保二人台的姚桂苹老师,甘愿奉献自我医德仁心的麻喜荣医生,从他们身上,实践团收获了其身上宝贵的精神和经验;在当地开展文艺表演,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当地村民丰富的文娱生活以及党员干部们为村民们的幸福生活所做出的贡献;通过参观当地旅游胜地,实践团深刻体悟到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未来,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康保的振兴之路必定会越来越宽广;最后的座谈会,成员们依次谈了谈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当地驻村干部们也对今年来李家地镇的发展做了具体介绍,成员们对李家地镇的振兴之路也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本次三下乡活动实践团收获颇丰,圆满结束。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工大学子赴康保暑期三下乡圆满结束

工大学子赴康保暑期三下乡圆满结束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赴河北省康保县李家地村“扬不凡精神,挖双碳经验”乡村振兴促进团开展为期六天的暑期社

夏津县:文化与经济共振兴,同繁荣

近日,由青岛农业大学团委举办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展开。在成立好小组报名参加后,我们马上组织起来动身前往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