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总结

中国海洋大学学子:读历史,坐筏子,吃牛大,都是黄河母亲的孩子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谈到:“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三天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于21日下午来到甘肃省兰州市,站在黄河边深情远眺,感叹“黄河之滨也很美!”
三年之后,本想依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讲好黄河故事”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甘肃长达一个月之久,我们的队伍迫不得已从线下转为线上,但是我们也要讲好这个“黄河故事”。
 
第一篇/  俯瞰历史的风云骤变
黄河铁桥
Vol.1/  中山桥之源远流长
中山桥,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千古黄河第一桥”之称。虽历经沧桑,却巍然屹立。对兰州而言,它是纽带,将阻隔这座城市长达千年的黄河天堑变为了通途,连接了南北两岸;它是钥匙,开启了通向新疆、青海、宁夏、内蒙的商道,使兰州的特产得以走向全国各地,将各地丰富的物产带到了这片土地上;它是功臣,帮助中国人民度过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走向解放。
 
Vol.2/  中山桥之解放兰州
1949年8月25日夜,解放军七师的主力部队趁着夜色,沿着三条街道分头向城内的东南追击残敌。溃败的敌军大批涌进兰州城,试图夺取黄河铁桥。而我军只有一个营坚守铁桥。坚守黄河铁桥的第七师十九团一营,遭受了空前严重的压力。一营三连的一个班十二名同志,冲到黄河铁桥桥头后,发现黄河铁桥南头有一个圆形地堡,便像十二颗钢钉,坚守在地堡里,在关键时刻给敌人致命一击,守住了黄河铁桥。26日11时许,兰州城内残敌全部肃清,兰州战役就此结束。这座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城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
青山无语,丰碑永存。昔日的金戈铁马,也已成为我们的红色教育大课堂。那些年那些人,用青春热血,换来了今天强大的中国。致敬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映照未来;致敬英雄,是为了激励正在路上的我们。
第二篇/  古今黄河两岸人民的见证者
羊皮筏子
同样是在解放战争中,黄河上常常飘过这样的身影,它不像船,却能在湍急的黄河上面身轻如燕、行动自如,在兰州在这个地方,几百年来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对它可是再熟悉不过了。
Vol.1/  啥是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俗称排子,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组成,要经过选羊、褪皮、脱毛、灌油灌盐、吹气、扎口、暴晒等十余道工序制作而成。是黄河中上游古代先民借助河水之力,运输人员、物资而发明的水上工具,制法简单,只需要用牛或羊的皮毛制作即可。
Vol.2/  咋做出来的?
制作羊皮筏子,需要很高的宰剥技巧,从羊颈部开口,慢慢地将整张皮囫囵个儿褪下来,不能划破一点毛皮。将羊皮脱毛后,吹气使皮胎膨胀,再灌入少量清油、食盐和水,然后把皮胎的头尾和四肢扎紧,经过晾晒的皮胎颜色黄褐透明,看上去像个鼓鼓的圆筒。民间有杀它一只羊,剥它一张皮,吹它一口气,晒它一个月,抹它一身油即可。
Vol.3/  意义
羊皮筏子是古代黄河流域交通的主要工具,不但载人,还曾经载托着无数人生活的希望,据资料可知,最大的可由六百多张羊皮组成,可以承载15顿左右的货物。羊皮筏子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在已成兰州黄河上乘坐旅游观光的一大亮点,也是兰州汉族民俗文化的遗产。
第三篇/  汤如甘露面似金,一条入口赛神仙
兰州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始于清嘉庆年间,经过200多年的漫长岁月,逐渐享誉天下。它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打入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荣誉,是中国十大面食之一,并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
兰州牛肉面的面条的种类较多,有大宽、二宽、韭叶、一窝丝、“荞麦棱等,还有“二细”、“三细”、“细”、“毛细”等,食客可随爱好自行选择。当地人们描述兰州牛肉面是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即:牛肉汤清如白水,几片白萝卜纯白,汤上漂着鲜绿的蒜苗,辣椒油红,面条光亮透黄。这家的面筋道,那家的汤最鲜,他家的牛肉口感最佳,每家面馆都有自己的拥趸。兰州人称呼自家爱吃的牛肉面,往往直呼店名,以示喜爱。
对牛肉面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牛肉,不是面,而是汤。
早在牛肉面还是 “热锅子面”的时代,食客进入面馆,店家就会盛一小碗汤让食客试汤,觉得汤好,坐下来吃面,觉得汤不鲜可以立马走人。
 
结语
正如标题所写,不管是红色革命中的铁桥争夺战,还是沉淀了几百年历史的羊皮筏子,又或者全国人民喜爱的牛肉面,都是我们宝贵的黄河文化,都是我们黄河母亲的孩子。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实践聚焦黄河文化,讲好这里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让更多的人关注这条从兰州市中心穿过的母亲河,将助力黄河流域健康发展先从黄河文化开始,真正得到大家的关注与重视!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发展碳汇渔业,服务“蓝色碳汇”

发展碳汇渔业是渔业绿色发展和拓展渔业碳汇的重要方式,对服务双碳目标具有巨大意义。近日,山东大学(威海)“蓝色引航,望洋兴‘碳’

青春进行时,志愿添新彩

青春进行时,志愿添新彩

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宋鹏会同学于7月29日至8月9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南湖街道办事处参与了新蔡县农村户厕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