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总结

“双碳”背景下农户低碳稻作技术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调研团队总结


此次的“‘双碳’背景下农户低碳稻作技术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是以 “三农”为主题,聚焦于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并结合国家的“双碳”战略目标,以江西省传统农业大省为研究区域,对农户低碳稻作行为进行下村入户调研。在了解农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农户的低碳稻作行为的采纳情况。通过本次调研摸排,为进行后续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希望为研究低碳稻作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提供具体思路,同时也为后续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给予了切入视角和参考意见。
本次的调研对象为种植水稻的农户,作为水稻生产以及采纳低碳稻作行为的主体。此次调研是以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分散的方式对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水稻生产的决策、以及低碳稻作行为情况进行访谈。在实际的入户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调研中存在的一些困难,遇到了在理论上未曾经注意到的问题,我们对这类问题进行了记录补充,并加以改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团队成员的相互协作配合下,完成了本次的实践调研活动。
根据调研数据总结以下:(1)当前农户低碳稻作行为的采纳情况并不乐观,在调查的8项农户低碳稻作行为中结果显示,平均采纳项数为3.65项。(2)农户的性别、年龄、家庭总人口、实际耕地面积、耕地灌溉水源是否充足、是否为村里大姓、农业收入占比、耕地是否有流转、是否有大型农机具、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是家庭农场对农户低碳稻作行为决策行为具有显著影响。(3)在个体特征上,农户为女性相较于男性越愿意采纳低碳稻作行为;在家庭特征上,农户家庭总收入越多越不愿意采纳低碳稻作行为;在认知特征上,农户越认为低碳稻作能增加水稻生产的成本和增加水稻生产的风险,农户就越愿意采纳低碳稻作行为;外部环境特征上,加入合作社、宣传力越大度、农业生产交流频率越高,农户采纳低碳稻作行为的概率越大。
同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农户实际需求和意愿,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开展遍及广大农户的低碳稻作技术的宣传和培训,识别重点群体并加强相关效果。针对目前农户低碳稻作行为采纳水平偏低的现状,政府需出台相应的政策以促进低碳稻作技术的推广,积极宣传低碳稻作技术的相关知识,可通过线上线下学习培训的方式提高农户的认知水平,开展指导工作培育农户的低碳稻作技能,可建立村内交流平台扩大农户之间的信息沟通,通过培育农户的社会网络,拓宽农户的社交范围,以缓解信息约束和各农户之间在技术选择上的认知偏差,从而转变农户的传统种稻意识与观念,以带动种稻农户参与到低碳稻作技术的传播和实施过程并依托社会网络关系进行知识传播,以期充分打消广大种稻农户对低碳稻作技术的顾虑。同时,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吸引年轻人加入水稻种植的行列,给予相应的发展机遇,提高年轻农户对低碳稻作技术的参与度。针对目前农户对低碳稻作认知程度不足的现状,需整合培训资源。
(2)增加低碳稻作农户的补助力度。政府需对种稻农户提供补贴资助的基础上,对选择采纳低碳稻作行为的农户给予奖励或补助,以增加农户抵御低碳稻作风险的能力并降低其顾虑。同时,可精确定量测度地方各类稻作行为的碳排放强度,按照农户所采取的低碳稻作行为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采纳具有严重污染或高碳排放的种稻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从而达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双碳目标的双赢局面。
(3)完善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流转制度。应加速开展承包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将承包经营权落实至农户主体,激发农户潜在的的耕地保护意识。政府需充分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提供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做到依法依规,从而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减少农户的顾虑。通过耕地的流转可促进耕地的集中规模经营,提升经营者采用新技术的抗风险能力,提高经营者采纳低碳稻作行为的可能。同时,在政策层面上修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办法并订立种粮合同,明确对大规模流转耕地高碳排放行为的约束。
(4)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促进现代水稻生产规模化。政府积极扶持建设规模化、集约程度较高的水稻生产经营主体,推进家庭农场、农业生产合作社、水稻专业化生产企业的培育,带动水稻耕种措施积极向低碳稻作技术方向转变,以提高水稻生产效率,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水稻生产低碳高产。。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对农户低碳稻作技术决策行为有了更深的认知,同时也使我们更加坚定了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也促使我们更加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努力成长成才,为中国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