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总结

华中学子三下乡:蜀州寻道,经财助兴

2022年7月上旬,实践队前往四川省崇州市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并开展农村共营制背景下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调研活动。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崇州市在多个产业都取得了十分出色的成绩,人均年收入逐年上涨。崇州市在农业和特色产业两个方面双管齐下,二者相辅相成,既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安全区域型不均衡的一个可行解,又在经济上让广大村民脱贫致富。崇州市以农业共营制为背景,依托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弄清这一发展路径的可复制性、其成功的原因和背后的运行机制是队伍此次崇州行的主要调研方向。实践队深入了解了崇州市农业共营制的提出和发展历史,剖析其在实行共营制以及打造网红IP经典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途径,总结了其历史经验和未来发展规划。崇州市的发展道路为广大西南地区的乡村振兴塑造了一个优秀案例和学习模板,对缓解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性不均衡,加强我国粮食安全,助力各地合理运用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均有借鉴意义。

01  走遍幸福里,了解振兴路

      7月4日,实践队来到了位于大雨村的鲜道·幸福里,深入了解当地的特色旅游村落建设,对当地村民进行了采访,了解到当地的真实发展状况,以及当地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变。

      幸福里利用现有水系沿田间打造了亲水步道,采用乡土元素保护原有建筑,对形态、肌理、水网、空间、苗木等进行保护开发,充分体现了崇州市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旅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将崇州市建设成一座文旅网红城市的目标,真正实现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示范带头作用。

      几年前,大雨村成立了蜀禹农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88户村民筹集106万元,组成原始资金用以打造旅游场景。自去年5月份投用至今,鲜道·幸福里就实现了营业收入近6000万元,带动村民就地就近就业200余人。

      在幸福里的建设获得广大好评之后,未来,大雨村还将打造幸福稻乡项目(稻乡公园)、幸福漫时光、工匠学院、乡村体验馆等多个文旅场景。如今的鲜道·幸福里,不单单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已然成为了一个集音乐、餐饮、民宿、研学于一体的川西乡村消费新场景。

02  探道明竹艺,与非遗相遇

      7月5日,实践队成员在专业的讲解员带领下参观了道明镇竹艺村。

      道明竹编虽是特色产品,又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推广渠道十分有限。当地政府和崇州文旅集团进行规划设计,共同推进了道明镇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道明 “竹艺村”项目以竹里为基础,迎上了‘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深度研究川西林盘、挖掘竹子的可能性,让竹编产业提质升级。该项目不仅引入新业态,助力旅游业的发展,也让村民的生活环境和就业状况得到改善。

      以非遗竹编和‘竹里’建筑闻名的竹艺村如今的发展让人眼前一亮:原生态的川西林盘、青瓦白墙的川西民居、绿荫如海的竹林、清澈不竭的山泉、种满瓜果蔬菜的菜畦、随处可见的竹编艺术品……这些无不展现出川西林盘的新模样,也展现着中国乡村的新模样。

03  始之共营制,振之五星村

      7月6日上午,实践队兵分两路,其中一队前往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进行实地调研。

五星村,位于白头镇南面,东、西方向分别与崇州市崇阳镇、隆兴镇、西方与该镇甘泉村接壤,北面紧临成温邛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且幅员辽阔,具有优越的农业发展条件,至今已实行农业共营制七年有余。

      进入村庄后,四位成员首先对一户正在家门前纳凉的人家进行了随机采访。作为农业共营制最直接的受益人,他们讲述了自2013年实行农业共营制以来生活的变化以及对生活的影响。虽然每亩地的粮食产量和收入并没有增加,但是家中的劳动力可以从农田中解放出来,进入城市打工,获得更多的收入。从这一角度来看,农业共营制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并提高了每家每户的收入水平。

      之后,四位成员与一家超市的老板、一家民宿的老板和一家餐饮业的老板娘进行了简单的交流采访。在交流过程中,队员还了解到当地居民开店也仅是在旅游旺季补贴家用,不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旅游淡季居民的主要收入则来源于土地分红和外出打工。

      最后,四位成员来到五星村D组的股份合作社以进一步加深对农业共营制的认识和理解。负责人介绍道,五星村的农田由多家公司承包,他们只是其中一家。公司负责承包900亩地,平时会招募专业人员利用机械进行耕种,效率更高,也解放了当地的年轻劳动力。分红要按照当年规定的粮食价格分到每家每户。

04  访严家弯湾,寻盆景之韵

      7月6日上午,实践小组的另一支分队前往严家弯湾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严家弯湾环境优美,坐拥2700余亩的生态区域,不仅拥有古老川西林盘的田园风光,更是川派盆景民俗文化发源村之一。目前,严家弯湾秉承公园城市乡村表达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价值转化,建设大美盆景公园。

      实践小队一行人来到古韵盆景园,在负责人的详细介绍下,了解了盆景的制作流程、适于制作盆景的树种以及需要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一株品质上乘的盆景作品从开始培育到售卖,需要长达三四十年的时间,故从事盆景生意的往往是家族企业居多。

      从负责人的口中,实践小队了解到从事盆景行业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不错的增收。目前,镇政府和村政府也为村内的盆景大户提供了不少政策和销售渠道方面的支持,希望能以此带动当地整体盆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队队员们直观的了解到了乡村振兴给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变化。崇州市从生产共营到链条延伸、从一产共营到三产共营、从农业共营到村庄共营、从村庄共营到全域共营,形成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方向;从农户主体到多元主体、从农业领域到林业经营、从产品生产到功能开发、从士地盘活到全域发展,构建了乡村振兴转型升级的核心图景;通过“产权激励、要素匹配、主体共营、产业融合、功能联动”的“五位一体”机制架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机制保障。“崇州共营制”不仅丰富了中国农村的改革实践,而且为全球范围内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中国经验”,具有广泛且深远的意义。借此社会实践的机会,经济学院学子深入到崇州市各个村镇基层,用实地调查所得到的第一手资料结合网络上的各类资料,总结提炼出“崇州经验”“崇州方案”,希望能以此助力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