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的大趋势和消费者消费的升级,乡村旅游发展飞速,其在改变乡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中存在的旅游产品开发缺乏特色,开发方式单一,当地人员服务素质不高等问题也屡见不鲜,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面临挑战,人才问题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隐入尘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沿江乡,走访各家各户,了解当地村民在产业转型趋势下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转型后给乡村振兴带来的成效。
当汽车驶入麒麟区时,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柏油马路两侧连绵起伏的山岭,清澈见底的江水。让我们初步感受到了这里的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随着汽车缓缓爬上蜿蜒的山路,我们看到了沿途让人心情愉悦的风景,成片的群山和散落的村庄映入眼帘,我们见证着太阳与云层的交汇投影在山脉上,群山拥有了不一样的外壳,这些是在城市里难以见得的美景。拉下车窗,微风拂面,加上小鸟的叽叫声,仿佛进入了电影里的世外桃源,让我再次感受到了这里的优美。但是和司机交谈过后才得知,这里在乡村振兴政策落实以前人们大多依靠贩卖消耗自然资源营生。在经过乡村振兴政策落实以后,人们才慢慢从消耗自然资源的获收方式转变为发展各类林下产业,如菌菇,茶叶,果蔬,中药材等产业,既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又提升了群众收入。

图为麒麟区沿途风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皋荣 摄
经过几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沿江乡,下车后,我们开始了实地调研,路途上,我们遇到了不少热情的村民向我们问好,我们也同样热情回应。虽然山路崎岖,但我们此行走得很快乐,空气的清新与乡里人的亲切感都让我们甘之如饴。村民们很支持我们的调研工作,认真回答我们的问题,还给我们讲了很多他们自己的想法。虽然在调研中收获到的意见参差不齐,但我可以从每一个人的言语里感受到,大家都很乐意“靠山吃山”转型成为新农民,共同促进乡村发展。

图为实践队员走访调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皋荣 摄
随后,我们来到了沿江乡综合农贸市场,一个红底白字大牌“自产自销”格外显眼。我们来到正蹲在店面,在处理莴苣的阿姨旁边学习如何处理,阿姨的动作行云流水,很快就处理好一根莴苣,我也学着她的动作弄,但是莴苣的皮很韧,不好处理。我才弄完两根就腰酸腿麻,而这些农人要弄几十上百根,我也感受到做农活真的不容易。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或许真正的磨难只是与我们擦肩而过,并没有过多的纠缠。我们大多时候都在安逸的环境下生活,但是我一直坚信,只有经历过风雨,那颗稚嫩的心才会慢慢褪去柔弱的外表,变得成熟坚硬,虽然经历过苦难,却不乏苍劲有力的坚韧,所以在未来的生活学习中我也会学习农人的坚韧与勤奋。

图为沿江乡综合农贸市场自产自销店面。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段琼 摄
参加此次实践活动让我的假期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在这次实践中,我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学会了在实践中成长。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当脚踏实地,一以贯之,接过前任手中乡村振兴的接力棒,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奇思妙想,注入乡村振兴的新活力,开辟乡村前进的新道路,书写乡村发展的新未来。(通讯员 段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