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支队成员在参观文庙的合影
一、游览浏阳文庙,品味古韵书香支队成员的研学第一站来到了浏阳文庙。浏阳文庙始建于宋代,当前坐落于浏阳一中校堂园中。进入浏阳文庙,中南学子便被极具特色的建筑群所吸引:露台、御碑亭、大成殿等。经过现场解说员的讲述,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文庙的建立背景、祭孔古乐、祭孔礼仪等源远流长且富有魅力的历史与礼仪,感受到浏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了解,浏阳文庙还具有重要革命纪念意义。文庙在民国时辟为县立初级中学,革命前辈胡耀邦、杨勇、李志民等同志先后在该校就读。1926年,中共浏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大成殿召开成立了以潘心源为首的浏阳县首届委员会。了解到其革命纪念意义后,队友不禁肃然起敬,李耀宇感慨道,“在这块红色热土上涌现出了胡耀邦、杨勇等同志,为中国革命事业鞠躬尽瘁,为党和人民尽心尽力,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图为支队成员在文庙大成殿前的合影
二、寻访伟人故里,体悟革命精神研学的第二站,支队成员拜访了谭嗣同故居。谭嗣同生于1865年,英勇就义于1898年,是“戊戌六公子”之一,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走进谭嗣同故居,庄重古朴的氛围扑面而来。支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进行参观,深入了解谭嗣同及其家人的生平、谭嗣同生平革命活动足迹等,品味谭嗣同先生敢为人先的热血、进步维新的勇气、忧国忧民的情怀。

图为支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谭嗣同故居
三、探访浏阳博物馆,重温峥嵘岁月研学最后一站,支队成员们参观了浏阳市博物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危机重重,浏阳人民秉承着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奋起抗争,匡时救国。本次参观分为“浏阳古代历史文化”和“浏阳近现代杰出人物陈列”两个部分。在参观过程中,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引得支队队员频频驻足。在参观近现代杰出人物陈列中,支队成员对王震、宋任穷、杨勇、谭嗣同等为中华民族解放与复兴作出突出贡献的浏阳人及其事迹进行深入学习。同时,以浏阳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为背景,支队成员了解到浏阳从黑暗中的抗争、风雨中的前行走进新时代、奋进向未来的发展历史。参观结束后,学子们共同交流分享参观心得,学子纷纷表示通过近三小时的参观之旅,充分领略到了浏阳历史文化魅力、体验了革命峥嵘岁月,在未来将积极传承和践行红色精神,传播“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

图为支队成员在参观完浏阳市博物馆后进行分享交流


图为支队成员在浏阳市博物馆的合照
参观感想在本次“走进红色浏阳,传承革命文化”活动中,“星火学子”对浏阳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浓厚的革命气息、红色精神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
李耀宇
土木工程学院2021级硕士生
周日,趁着阳光正好,我和队友们一起拜访“千年孔庙”的浏阳文庙、“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故居和“浏阳新地标”的浏阳博物馆,跨越千年,深刻的了解浏阳的悠久历史、感受浏阳人“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浏阳文庙的参观中我被气势恢宏的建筑深深吸引,正是文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浏阳学子;在谭嗣同故居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依旧回荡在耳边,鼓舞着后世的浏阳人;在浏阳博物馆中,我们看到了大批来自浏阳的解放军战士、抗日英雄等,他们在民族危亡之际,奋勇争先、舍生取义的优秀事迹让我十分感动。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不断发展和壮大浏阳精神,谱写浏阳建设和发展的新篇章!
廖玥棋
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硕士生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上周末的红色之旅,让我感悟颇深。文庙、谭嗣同故居、浏阳市博物馆,作为一个湖南人,游历在这些景点之间,“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触动着我。本次红色活动期间,我们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孩子。当我们去到浏阳文庙的时候,浏阳市一中的学子们尚在校园里学习,一群六年级的孩子和我们同时到达了进行文庙研学,他们朝气蓬勃,对未来满是憧憬。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听讲解员述说文庙的历史文化,炎炎夏日,大家却都很安静认真地聆听。在谭嗣同故居,几个小学三年级的小小讲解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们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谭嗣同先生的故事。这一天的经历,不仅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青年人的使命与责任,也让我更加确信,革命精神、湖湘文化必将代代相传。
余丹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生
作为浏阳人,非常羞愧一直未能系统了解浏阳历史。周日,我和队友们一起走进了浏阳文庙、谭嗣同故居、浏阳市博物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了解浏阳的悠久历史、感受浏阳人民的精神。在文庙参观中我被孔庙的建筑深深吸引,在队友讲解下对古代庄重的祭祀礼仪心生敬畏;在博物馆中,当王震、宋任穷、唐亮等革命先烈的名字展现在我面前,才意识到他们都是浏阳人,心中备受鼓舞;维新者、革命者、抗日英雄等许许多多为民族解放与复兴作出突出贡献的浏阳人,他们在民族危亡之际,奋勇争先、舍生取义的优秀事迹让我倍感振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也将努力向榜样看齐,在生活、学习中学习浏阳人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积极传承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
方震宇
自动化学院2021级本科生
周日,在队长的带领下,我们跟随着历史的脚步,从文庙出发,参观了谭嗣同故居与浏阳市博物馆。一进入到文庙内,我们就感受到了浓厚的书香氛围。浏阳文庙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建筑精巧、布局完美,在江南享有盛名,规模更是国内少见,可惜的是御碑亭梁上的题匾“斯文在约”、“万世师表”多块,现已无存。来到谭嗣同故居后,令人感触颇深的便是可爱的“小小解说员”。这里的解说员都是三年级的小学生,其熟练自信的讲解饱含了对先辈的敬仰之情,展现了谭嗣同先生敢为人先的热血、进步维新的勇气、忧国忧民的情怀,博得了我们一众队员的喝彩。在博物馆内,我们了解了浏阳的地缘辽阔,物产丰富,也了解了其厚重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实在是大有收获。
陈荣振
土木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
我想从研学之旅中谈谈我对“红色浏阳”的感想。首先,浏阳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文庙到谭嗣同故居再到浏阳市博物馆,从八仙过海到巾帼完人再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无不显示出浏阳是一座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的文化大城。其次,浏阳非常重视青少年一代的文化传承,烈日炎炎下一群六年级的小学生来到文庙参观学习,认真的听着带队老师的讲解,感受着文庙的文化气息;谭嗣同故居则更让我们感到惊喜,三位刚上三年级的小学生担当起了“导游”的义务,以流利的语言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谭嗣同故居各个房间的历史,每每讲到家国伤心处,小朋友稚嫩的脸蛋上却能洋溢出对于先辈变法失败,惹来杀身之祸的遗憾和惋惜。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对于文化历史的不断传承,令人赞叹不已。
此次“走进红色浏阳,传承红色精神”研学活动对于星火学子而言,是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通过生动讲解,学子们了解文庙源远流长的历史,感受到浏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谭嗣同故居的参观历程,更加全面立体了解谭嗣同的生平与品格;在浏阳市博物馆,学子们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英勇精神,以及他们对信仰的坚守和为民族解放献身的崇高情感。湖南长沙浏阳市支队将以此为精神动力,继续探访红色圣地,始终牢记初心、脚踏实地,在学习生活中赓续红色精神。
文案、图片:中南大学“星火计划”湖南长沙浏阳市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