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总结

北碚中华绽活力,绘续乡村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07-29    阅读:
为学习汲取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的“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的工程经验,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展现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2024年7月2日至4日,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重庆北碚千程小分队在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躬身力行,创新探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携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一)静聆村委绘发展,乐知中华糯小米
7月2日上午,小分队到达中华村。中华村党总支书记辛飞亲切接待并向小分队成员们介绍了中华村的基本情况。据介绍,中华村注重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白墙上写着的“中华糯小米,甜到你心里”足可见中华村的特色产业——中华糯小米。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种植历史的传承下,中华村依托绿色种植与现代化加工手段,打造出健康食品,为村民们创造增收,进一步落实乡村经济发展。
图为中华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糯小米及其附属产品
(二)轻启既白民宿扉,热谈中华乡村振兴
7月2日下午,小分队前往既白民宿。“既白”二字取于苏轼《赤壁赋》,为这栋在废弃矿山上修建的民宿勾勒起“悠然自得”的线条,坐看流云落花,休憩山水之间,这是一栋三层泳池小楼,还矿山为青山,变矿区为景区,结合乡土气息与人们对精致生活的追求,融果园、咖啡厅、书吧、餐馆等多元业态为一体,是现代与自然和谐交融的良好体现。
为更加深入了解生态治理修复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小分队与民宿主理人王绣华女士进一步交谈。交谈内容主要围绕着既白民宿的历史发展、业态影响等:既白民宿从废弃矿山摇身一变为精品民宿,民宿内还开设多种多样的产业供游客选择、消费,以此激发乡村经济活力。除此之外,王绣华女士满怀激情地描绘了管家培训学校的蓝图,希冀更多的年轻人才加入进来,通过更为专业的管理技能培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图为小分队成员与既白民宿主理人交谈
(三)按下相机快门键,记录幸福群影像
7月3日上午,中华村一抹抹靓丽的蓝色身影穿梭于大街小巷间,挨家挨户为村民们记录下幸福笑脸,这是小分队组织开展的“幸福影像计划”活动。成员分为两队,记录沿途村民的丰富笑脸,每一份笑意都透露着对当下生活的真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质朴又真挚,相机定格之时双方都感动不已,在骄阳似火的夏日送来了几分心灵上的抚慰。
图为“幸福影像”计划照片
(四)躬耕田野实践行,农耕文化乐心田
7月3日下午,小分队探访中华糯小米衍生品的丰富世界,从日常餐桌上的米面制品,到醇厚诱人的风味酒品,再到融合了现代设计与传统元素的精美礼盒,每一件产品都承载着糯小米的独特韵味。随后,小分队分两路:一队深入田间,烈日下采摘玉米,体验农耕乐趣,共话农业新知;另一队则执镜记录,捕捉田园美景、农忙身影及志愿服务瞬间,力求以镜头传递田野的喜悦与感动,激发社会对农业与农村的关注。两队行动,同心协力,不仅丰富了自我体验,更促进了乡村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五)欢聚一堂院坝会,共商中华村愿景
7月4日晚,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携手中华村举办“共创巴渝和美乡村——静观夜话第四期”院坝会。会上,中华村党总支书记辛飞书记介绍了中华村的发展变化:其一,中华村建设新公路,改善了交通环境;其二,中华村委注重改善人居环境,同时明确巴渝和美乡村建设目标,激励村民共筑梦想。驻村第一书记华荣彬深情回顾村庄变迁,强调集体经济与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性,鼓舞村民携手并进。小分队成员积极融入,不仅参与村民表演,还发表生态保护演讲,赢得村民热烈响应,共绘乡村振兴新篇章。
图为院坝会现场
历时三天,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重庆北碚千程小分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村民们不舍的告别声中落下帷幕。在平凡中发现不凡,在艰苦中品味甘甜,小分队更加坚定了服务社会的信念。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一份子,小分队成员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继续行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华章。
图为实践队在中华村的合影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北碚中华绽活力,绘续乡村新画卷

北碚中华绽活力,绘续乡村新画卷

西南大学学子于2024年7月2日至4日,在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旨在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