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新智行·乡野知行团
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延边
在习近平主席的思想引领下,为了深刻体会二十大精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身体力行,于2024年7月1日-7月1日进行了“三下乡”社会实践“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专项活动。新智行·乡野知行团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敦化市、汪清县等地点开展了7天的研学之旅。新智行·乡野知行团到达太兴村红色小镇与敦化市大德创客园进行参观学习。并在旗帜广场对讲解人进行采访,领略到了这一红色小镇和旗帜广场的历史背景及现代化发展。其中有一面很引人瞩目的绘画墙。正如我们进行的采访中,被采访人为我们介绍到:“我们能看到这面绘画墙,就在我们的左侧,我们是根据当时整个东满特委的这些历史和一些比较经典的战役,还有一些名人的这些事迹来进行制作,上面画了我们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我们当时有一些非常有特色的辣椒面炸弹,都是我们当时真实的一些历史事迹。”
大德创客园始终听从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把创新创业人才放在首位,给予全面关照支持。通过天使轮投资得奖的物联公司老板于先生的讲解,实践团也认识到创客园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发展,大德创客园也深刻贯彻这一点,不仅为创业者提供支持,更是通过科技帮助乡村,发展敦化市特色,将旅游业和乡村结合,通过因地制宜,不同地势不同发展方向实现乡村振兴。为了更好的帮助创业者们,创客园在负一楼和五楼分别设置了创客公园及创客直播间。在这次学习的最后,实践团对智能化社区的一名职员和一名自媒体博主分别进行了采访,受益匪浅。
此外,实践团还去南天门村进一步学习红色历史。南天门村保留了东北抗联当年奋战的遗迹,还拥有着吉林省现有的最大的室外党史长廊。实践团深刻体会到,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民族,都需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来支撑和引领。
社会实践团有幸踏入了敦化市小万庄食品有限公司。实践团参观公司的煎饼生产线,清楚地了解到从原料到包装入库的整个过程。现代化的机械设备高效运作,让人感叹科技的进步对传统食品生产的巨大影响;同时,军事化的管理也大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细节决定成败。例如:桶把手向同一方向放置。接着,成员们使用机器摊饼,品尝亲手制作的煎饼。实践团更加深刻地理解现代工业生产与传统手工艺之间的差异与互补,对于二十大与创新创业精神有了具象化的体会感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实践团前往吉林汪清县。在汪清县爱国主义教育中心,讲解人声情并茂的讲述,让成员们理解了的深刻含义。随后成员们前往了红日村和革命女战士金伯文的故居进行学习。她的临终遗言精辟而有哲理,激励着后人不断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这一天,不仅是对知识的探索,更是心灵的洗礼和信仰的坚定。
实践团参观了延吉恐龙博物馆,它是吉林省第一家以恐龙为主题的博物馆。通过现场学习并结合学校逸夫楼的相关展馆,成员们学会了如何从地层颜色、地层构成、颗粒粗细等地质内容推断古地理环境。在中国朝鲜民俗园百年老宅中,成员们身穿朝鲜族服饰,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历史感的年代。
最后,新智行·乡野知行团再次来到图们,本次实践的目的地是百年部落。“中国朝鲜族百年部落”是具有鲜明的朝鲜族建筑特点的仿古部落群。实践团有幸观赏了一场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一朝鲜族农乐舞,受表演者的盛情邀请,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走上舞台与朝鲜族人民一同载歌载舞,“民族团结”这一词汇在这一刻化出了实型。
吉林之行,七日深耕,总书记的足迹引领实践团走进乡村振兴的前沿。从广袤的田野到质朴的乡村,每一处都跃动着二十大精神的光辉。实践团亲眼见证了创新创业带动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也深刻体会到了绿色发展给乡村带来的勃勃生机。一代代先贤敢为人先,不怕牺牲。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实践团成员们将把这份感悟化作行动的力量,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通讯员 安静娴 吴铮 薛明伟)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