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总结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探源古艺传薪火,践履新潮继世长

发布时间:2025-02-15    阅读:

  在寒假期间,我们实践队的积极参与了挖掘传统文化故事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为保护和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同时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此次实践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地方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挑战与机遇。

  一、实践背景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风险。平度太平鼓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记录和传播,太平鼓的文化故事和技艺传承逐渐被边缘化。作为大学生,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挖掘太平鼓的文化内涵,记录其历史故事,并通过现代传播手段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一文化遗产。

  二、实践目的

  1. 挖掘平度太平鼓的历史渊源、文化故事及技艺传承,形成系统的文字和影像记录。

  2. 通过调研和访谈,了解太平鼓在当代社区的传承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3. 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如短视频、社交媒体等)宣传太平鼓文化,提升其社会认知度。

  4. 提升自身的文化调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三、实践内容

  (一)太平鼓文化调研

  实践初期,我们团队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走访和访谈等方式,对平度太平鼓的历史渊源、文化故事及技艺传承进行了深入调研。我们走访了平度当地的太平鼓传承人、民间艺人和文化学者,收集了大量口述历史和文献资料。同时,我们还设计了调查问卷,了解社区居民对太平鼓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共收集有效问卷150余份。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太平鼓起源于明清时期,最初用于祈福和驱邪,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太平鼓的鼓点节奏独特,表演形式多样,既有单人表演,也有群体协作。然而,随着老一辈艺人的逐渐离世,太平鼓的传承面临断层的风险,年轻一代对太平鼓的兴趣和了解也较为有限。

  (二)文化故事挖掘与记录

  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团队对太平鼓的文化故事进行了系统整理和记录。我们采访了多位太平鼓传承人,记录了他们的学艺经历、表演心得以及对太平鼓未来的期望。我们还拍摄了太平鼓的制作过程、表演技巧和传统曲目,形成了丰富的影像资料。

  在记录过程中,我主要负责文字整理和视频剪辑工作。通过对访谈内容的整理,我深刻感受到太平鼓艺人对这一文化遗产的热爱与坚守。他们中的许多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表演和教学,只为将太平鼓的技艺传承下去。这些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

  (三)文化传播与推广

  我们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举办了“百姓大舞台”,邀请太平鼓艺人进行现场表演,并设置了互动体验环节,让社区居民亲身感受太平鼓的魅力。活动吸引了近500人参与,许多居民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深入了解太平鼓文化,并对我们的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实践成果

  1.文化记录成果显著:我们团队整理完成了《平度太平鼓文化故事集》,记录了太平鼓的历史渊源、文化故事及技艺传承,并制作了多部宣传视频,为太平鼓的保护和传播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社区参与度提高:在“太平鼓文化节”和“文化进校园”活动中,社区居民和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许多年轻人表示愿意学习太平鼓技艺,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3.自身能力提升:在实践过程中,我的文化调研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与传承人和社区居民的交流,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挖掘和记录文化故事,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保护意识。

  五、实践总结与反思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平度太平鼓作为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艺术,其传承和发展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努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例如部分传承人对现代传播手段的接受度较低,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有限等。

  针对这些问题,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传承人和社区的合作,探索更多创新的传播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太平鼓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同时,我们也将进一步完善文化记录工作,确保太平鼓的文化故事和技艺能够得到系统、完整的保存。

  此次挖掘平度太平鼓文化故事的社会实践,不仅让我对地方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作为大学生在文化保护中的责任与使命。我将继续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为其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参与到文化保护实践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