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实践团队满怀期待走进河南博物馆。这座文化殿堂外观融传统与现代之美,大厅里古朴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讲解员带领下,他们先到 “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 展厅,这里系统呈现了中原从远古到明清的文明脉络。

(图一为文物图片)
新石器时代展区,八千多年前的贾湖骨笛引众人驻足。讲解员介绍,这是中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印证了史前中原成熟的音乐文化。队员们拍照记录纹饰构造,不时提问交流。实践队员李同学感慨:“八千年前先民竟有这般精湛工艺,背后定藏着未被完全知晓的智慧。”
随后,商代文物展区内,司母戊鼎(仿制品)的雄浑气势令队员们惊叹。讲解员详解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与背后的社会礼仪制度,让大家对“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有了更直观的认知。队长张同学称,课本里的历史知识在此化为可触摸的实物,这种沉浸式学习让大家对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有了更深理解。

(图二为文物图片)
实践队还参与了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体验活动。队员们提前备好文物介绍词,在指定展区为游客讲解。虽初次尝试略显紧张,但凭借充分准备与热情态度,赢得了游客掌声。队员王同学说,向小朋友讲解妇好鸮尊时,对方眼里的好奇让他深感意义非凡,这或许就是文化传承的力量。
活动当天,实践队还与博物馆教育专员座谈。专员介绍了博物馆在文物保护、数字化展示、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尤其是“云端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使更多人足不出户便能感受中原文化魅力。队员们结合专业,就“如何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提出想法,双方展开热烈讨论。

(图三为团队合照)
夜幕降临,实践队的河南博物馆之行落幕。队员们称,此行不仅近距离接触了文物,更体会到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源头的厚重辉煌。队员赵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历史是文物中流淌的鲜活故事,新时代青年有责任讲好这些故事,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通讯员及联系方式:潘金凤 19337652759
-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