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总结

韶山叩问初心,筑牢廉洁防线

发布时间:2025-07-31    阅读:
本网讯(通讯员:司马森鑫 于珍 ,图片:刘森)为深入追随伟大领袖毛泽东足迹,筑牢信仰之基,7月18日,河南农业大学“动”悟青行、“医”思践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湖南韶山,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团队先后走进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通过实地研学、重温誓词等形式,追溯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汲取新时代青年奋进力量。
 
(图一团队在韶山红色教育基地前合影)
清晨的韶山冲薄雾轻笼,毛泽东同志故居的青瓦黄墙在绿树掩映下更显质朴。团队成员穿梭于堂屋、灶台、农具房之间,重温伟人少年时期的生活场景,每一件展品都无声诉说着青年毛泽东“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赤子情怀。
在故居旁的农田边,带队老师组织了一场“田间微党课”。“毛泽东同志曾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所为的’,作为农科学子,我们更要扎根大地,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一线。”毋亚运结合专业特色勉励学生,要将动物医学知识转化为守护乡村健康的实践,用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
 
(图二团队在毛泽东同志故居前合影)
上午10时30分,团队抵达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在巍峨的伟人铜像前,队员们整齐列队,向铜像敬献花篮,举行了庄严的献花仪式。队员代表抬着花篮缓步上前,全体成员肃立鞠躬,表达对伟人的深切缅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在党员毋亚运老师的领誓下,新老党员面向党旗高举右拳,未入党的队员同步跟诵誓词,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广场上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与“为人民服务”的金色大字交相辉映,彰显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毋亚运老师作为领誓人,带领全体成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铿锵誓言回荡在广场上空,引来周边游客驻足共鸣。
“站在这里,我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预备党员于珍激动地说:“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既要传承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更要以‘强国有我’的担当回应时代召唤。”
 
(图三、四团队在铜像广场敬献花篮并重温入党誓词)
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内,团队重点参观了《毛泽东生平展区》以及《毛泽东与反腐倡廉》。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手稿文献等,队员们系统地了解了毛泽东同志从求学立志到领导革命、建设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在“反腐倡廉”专题展区,一封封家书、一件件旧物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崇高风范。
“打铁必须自身硬,这是总书记对全党的告诫,也是我们青年学子的修身准则。”观看完毛泽东同志生平纪念馆,队员徐冠华感慨道。带队老师毋亚运结合展区内容开展现场教学:“廉洁自律不仅是党员干部的准则,更是青年学子修身立德的根本。”
 
(图五-八团队成员参观毛泽东生平展与反腐倡廉展)
离开展馆时,工作人员特意提醒:“出口在前,请勿回头。”这一细节引发了团队的深度思考。“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沉溺过去,而是为了汲取前行的力量,汲取实现祖国繁荣富强的力量。”团队负责人徐冠华在总结会上提出倡议,“作为农科学子,我们要把韶山之行的感悟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中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
此次韶山之行,是河南农业大学“动”悟青行,“医”思践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将红色教育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从故居的农舍到铜像广场的誓言,从反腐倡廉展的警醒到纪念馆出口处的沉思,青年学子们在行走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红色基因需要代代传承,青春担当必须时时践行。这趟韶山行,会成为我们青年学子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奔赴乡村振兴、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
通讯员及其联系方式:司马森鑫 15083373879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