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浙江”社会实践团,以“数智化发展探索”与“红色精神传承”为双主线,联动企业走访、红色教育与乡村调研,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AI技术赋能乡村和红色资源赓续升级贡献青春力量。

中共浙江省一大陈列馆英雄像
历时九天,实践团聚焦杭州市和温州市平阳县两地,交流走访海康威视、华信、金卡智能等多家企业,了解AI产业融合现状及未来趋势;学习参观中共省一大旧址、受降纪念馆、中共杭州历史馆等多处红色地点,录制微党课视频,绘制红色地图;靶向调研平阳凤卧镇、山门镇、凤林村等各级乡镇,与基层团委进行深入交流。实践团围绕人工智能和红土资源,以前沿的专业知识为AI下乡建言献策,助力党史教育和基层单位惠民工作的发展。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
溯技术应用之源,访杭城优企以窥产业脉动
为深入洞察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落地现状,实践团首先将目光投向行业前沿,走访中控、国芯微、瑞银等多家知名企业。通过展厅参观、技术座谈等活动形式,实践团深入了解各项技术的底层逻辑与应用场景,明晰数智化解决方案与产业需求的融合路径。对于青年学子而言,这既是一次从理论到实际的认知跃迁,更是一场关于技术改进生活的深刻启蒙:科技的突破要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真正理解科技向善的内涵,才能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


实践团企业调研
寻红色根脉之魂,觅历史足迹以悟初心使命
实践团参观走访杭州、温州多处红色旧址,一路追溯,重温那段来时路。在中共省一大旧址,实践团仿佛见证了从省委成立到北上抗日,从改革开放到步入新时代的整段历史过程,浙江省的一步步发展都在场馆的陈列和解说员的口述下变得具象化。这段红色历程赋予历史更为鲜活的底色,革命先辈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是过往的丰碑,更引领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勇担国之重任。

实践团合影
拓 AI 下乡之路,入乡镇基层以探落地良方
在夯实技术认知与凝聚精神力量的基础上,实践团深入温州平阳县凤卧镇、山门镇及凤林村、马头岗村等村落,采访当地居民百余人次,对不同群体的痛点需求形成清晰的框架。实践团与当地政府及村委围绕“AI下乡惠民,科技助力发展”进行主题交流,双方对后续校地合作达成共识,团队编写的《AI 普及手册》有望落地基层,促进新科技、新技术在乡村的传播和推广。通过此次下乡调研,信息学子将致力于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惠民工作的落实发展,为基层注入新的活力。

实践团成员采访村民

实践团与凤卧镇凤林村村委交流
九天的行程圆满结束,“数字浙江”社会实践团走访调研、学习交流,通过录制微党课讲好红色故事,促进党史教育,赓续红色命脉。信息学子积极作为、紧跟党走,为乡村惠民工作建言献策,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实践中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