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助学实践团三下乡:政策宣讲进基层,助学暖流润心田
为切实打通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近日,河南城建学院“萤火助学资助政策宣讲实践团”良西庄,开展“国家助学政策进基层”三下乡活动,为当地初高中生及家长送去“量身定制”的助学政策解读,用实际行动传递教育温暖。

“姨,您看这张表,国家助学贷款最高能贷2万元,在校期间利息全免,毕业后还有5年还本宽限期……”在良西庄村宣讲现场,实践团成员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围拢过来的家长讲解政策细节。

针对农村家庭普遍关注的“上学贵、上学难”问题,实践团以“国家政策+学校特色”为核心,通过政策手册、流程图解、案例分享等形式,系统介绍了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项目,重点解读了河南城建学院“绿色通道”“困难生助学金”等特色政策。宣讲中,成员们结合身边受助学子从“经济困难”到“顺利升学”的真实案例,生动展现了资助政策如何为追梦少年“托底护航”,让在场家长和学生对政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原来考上大学后,有这么多支持政策!”一位初三学生家长拿着宣传手册激动地说,“之前总担心孩子上大学负担重,现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为确保政策宣讲“听得懂、用得上”,实践团在集中宣讲后设置了“一对一咨询”环节。针对家长提出的“助学贷款如何申请”“成绩不好能拿助学金吗”等问题,成员们逐一耐心解答,并现场指导填写《资助政策咨询登记表》,为有需要的家庭建立“后续帮扶档案”。

此外,助学团设计了《河南城建学院助学指南》500余份,在校园公告栏张贴政策流程图,方便学生和家长随时查阅。“我们不仅要讲清楚政策,更要让大家知道‘怎么申请、找谁办’,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助学团指导老师表示。
此次三下乡活动,通过政策宣讲,不仅消除了农村家庭对“上大学经济压力”的顾虑,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种子。
“看到家长们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听到学生们说‘现在更有动力好好学习了’,就觉得所有的奔波都值得。”实践团成员说。下一步,团队将整理此次宣讲收集的问题,形成《农村学生资助需求调研报告》,为后续政策宣传和学校资助工作优化提供参考,让萤火微光持续汇聚,照亮更多学子的求学之路。

据悉,河南城建学院始终将学生资助工作作为育人重要环节,此次“萤火助学”实践活动是学校延伸资助服务、助力教育公平的生动实践,切实让国家政策红利惠及更多基层家庭,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