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暑气蒸腾,一支由高校师生组成的暑期实践团踏上了阜阳颍上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作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管仲的故里,颍上县承载着厚重的管仲文化底蕴。实践团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文化体验等形式,深入探寻管仲文化的历史脉络与当代价值,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青春力量。
溯源:走进管仲故里,触摸历史印记
颍上县位于淮河与颍河交汇处,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江淮文化交融之地。实践团首站来到管仲老街,青石板路蜿蜒向前,灰墙黛瓦的仿古建筑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的商铺里陈列着管仲相关的历史典籍、文创产品。老街入口处,一尊高大的管仲雕像目光深邃,仿佛在诉说着这位“华夏第一相”的传奇人生。

实践团还参观了颍上县博物馆,馆内“管仲与颍上”专题展厅通过文物、图文、场景复原等方式,系统展现了管仲的生平事迹与思想成就。从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政治谋略,到“相地而衰征”的经济改革,再到“尊王攘夷”的外交智慧,一件件展品串联起管仲波澜壮阔的一生,让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这位古代贤相的远见卓识。
传承:古今对话,解码文化基因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颍上县管仲中学的课堂上,学生们正在背诵管仲的名言。这所以管仲命名的学校,将管仲文化融入校本课程,通过“管仲故事宣讲”“管仲思想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颍上县文旅局,实践团与当地干部、文化工作者展开座谈。据介绍,近年来颍上县以“管仲故里”为品牌,大力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修复管仲故里遗址公园、举办“管仲文化节”、推出“管仲故里研学游”线路……一系列举措让管仲文化从历史典籍中“走”出来,成为带动地方发展的“活资源”。
“管仲提出‘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与我们今天‘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颍上县文旅局局长王军表示,传承管仲文化,关键是要挖掘其当代价值,让先贤智慧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例如,管仲重视商业流通的思想,启发当地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他“因地制宜”的治理理念,为乡村振兴中的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思路。
感悟:青春视角,续写文化新篇
“以前在历史课本里学过管仲,总觉得他是遥远的‘古人’,但来到颍上才发现,他的思想其实一直融入在这片土地的烟火气里。”实践团成员、大学生李雨桐感慨道。在管仲老街的一家老字号茶馆里,她看到墙上挂着“管鲍之交”的水墨画,听店主讲述着祖辈流传的“诚信经营”家训,忽然明白:所谓文化传承,正是这样一代代人在生活中践行与坚守。

“这次颍上之行,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实践团领队、高校教师王明说,年轻人不仅要做管仲文化的“研究者”,更要做“传播者”和“践行者”。实践团计划将此次调研成果整理成报告,通过校园宣讲、新媒体传播等方式,让更多同龄人了解管仲文化;同时结合专业所学,为颍上县管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文创产品开发等提供建议,用青春力量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