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度解码乡村振兴图景,全方位触摸华丰村的文化脉络与治理温度,7月29日,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寻迹乡韵”团队走进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泰安镇华丰村河岛茶研所,通过产业调研、实地探访等实践活动,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政策沃土孕育乡村新业态
河岛茶研所店外墙面绘制着茶研所主题的绘画,店内窗明几净,整体氛围安静静谧。通过调研,实践队员了解到,河岛茶研所的诞生深深植根于生态科技新城“新岛民”计划的政策沃土。河岛茶研所店长李雯介绍,该茶研所是推动“七河八岛”区域乡村产业集聚、乡创人才扎根与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文旅标杆项目。它依托“七河八岛”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大运河在此蜿蜒流淌,凤凰山与凤凰岛湿地交相辉映,坐拥华丰村本土茶园与凤凰岛特色桑叶茶等优质物产,具备坚实的自然资源与文化根基。实践队员由此分析,河岛茶研所已形成政策、文化与自然资源多方面的叠加优势。

图为店长向实践队员介绍产业发展。王瑞琦通讯员摄
创新运营激活乡村消费力
实践过程中,团队重点调研了茶研所的相关产品,并详细了解其运营模式。从店长李女士的介绍中,实践队员梳理出河岛茶研所以“在地食材+创意表达”为核心,深度挖掘本土茶叶价值。其以华丰村山河云雾茶、凤凰岛桑叶茶为基底,研发出“万福玫瑰”“河岛青柚”等系列茶拿铁与特调饮品,让传统茶叶与现代口味碰撞出独特风味,广受年轻群体青睐。与此同时,茶研所还提供传统手冲、季节冷萃与精致茶点等多元服务,充分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激活了乡村消费力。

图为河岛茶研所饮品一览。王瑞琦通讯员摄
文产融合绘就振兴新图景
随着调研逐步深入,实践队员开启“下沉式”走访:穿梭于茶田农舍间,与附近农户唠家常、问生计,在烟火气十足的交流里,摸到河岛茶研所的“发展脉络”——它早跳出单一消费空间,成了乡村振兴的“活力引擎”。据了解,茶研所的员工构成中,本地村民占比超过七成。这些村民多是周边村落的农户,以往多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收入来源单一且受季节影响较大。如今,他们经过茶研所系统的技能培训后,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就业。这种“本土化”用工模式,不仅让村民们告别了外出务工的奔波,更通过“薪资+技能提升”的双重收获,切实拓宽了增收渠道,让乡村就业从“零散化”走向“稳定化”,从“体力型”向“技能型”逐步转变。
此外,茶研所经常开展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等活动,为茶文化传播搭建了重要窗口。店长李女士还向实践队介绍了与“七河八岛”研学活动的联动情况,表示河岛茶研所正联合区域内其他产业共同带动华丰村发展,有力推动了文旅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实践队员认为,河岛茶研所以“小切口”做好“大文章”,带动全域消费,吸纳村民就业,传承乡土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图为负责人介绍茶研社与文旅结合项目。王瑞琦通讯员摄
通过此次实践,实践队员深刻认识到,推动乡村振兴不应仅依赖农业,而应通过多产业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消费潜力。河岛茶研所的成功经验,也让实践队员更加明确,乡村的价值不止于“怀旧”,更在于用创新思维盘活资源,让传统乡土与现代发展形成良性循环。随着更多“乡创力量”的加入,“七河八岛”间有望逐步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通讯员高澄艺王瑞琦)

图为实践团队与河岛茶研所店长李雯合照。高澄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