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校园网 > 三下乡

丹心照荆楚|知行伟大领袖在武汉的革命故事

    发布时间:2025-08-14    阅读:
    来源:“荆楚丹心,薪火江城”小分队
  为了学习领袖伟大的革命精神,“荆楚丹心,薪火江城”小分队来到了伟人的故居,寻找伟人在武汉走过的足迹。
  前言
  从青年时代到晚年岁月,这位前无古人的旷世伟人曾50余次来到武汉,从事革命实践,进行理论探索,深人调查研究,指导经济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湖北武汉地区和全国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光耀楚天,泽被武汉;心系人民,情满江城。毛泽东在武汉的革命活动和理论创造,是江城人民世世代代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对毛泽东的景仰和怀念,是推动武汉城市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毛泽东的光辉思想和革命业绩、伟大形象和崇高风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普遍而恒久的集体记忆,将永远激励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第一部分:烟雨莽苍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伟人曾多次来到武汉1926年底至1927年8月,是他在武汉居住最长的一段时期。在大革命从高潮走向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中,毛泽东表现出非凡的胆略与智慧,成为中国农民运动的主要发动者、坚决支持者和重要领导人,成为中国革命道路的勇敢探索者和开拓者,书写了他全部革命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页。

  (一)    初临江城
  1918年8月,伟人为组织湖南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前往北京而途经武汉,在江城留下了最初的青春足迹。此后几年,他为寻求中国人民解放的道路东奔西走,曾几次停驻武汉,结识武汉地区青年运动领袖恽代英和武汉党组织负责人陈潭秋、黄负生等人,交流发展党组织及开展工人运动的经验,促进了两湖地区革命运动的发展
  (二)    中流击水
  1927年,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时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的伟人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他撰写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主办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主持中华全国农民协会的工作,出席中共五大,在八七会议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里取得的”著名论断。伟人在武汉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思考,为他进一步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武昌都府堤41号,伟人与杨开慧及孩子们团聚在一起,度过了他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美好时光。
  第二部分:极目楚天舒
  武汉九省通衢、“居天下之中”的地理区位,近代以来三次成为全国革命中心的历史底蕴,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新中国重工业基地、华中商品集散地的经济实力,与伟人家乡同为楚文化故里的文化积淀,使毛泽东对其情有独钟。新中国成立后,武汉一直是伟人最喜欢也最关心的地方之一。从1953年2月至1974年10月的22个春秋,伟人曾40余次来到武汉。在这里,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主持会议,会见外宾,读书写作,畅游长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展现了心系人民的赤子情怀与魅力独具的伟人风采。
  (一)    水乳交融
  伟人这位从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人民领袖,在武汉多次深人基层,赢得人民衷心爱戴和敬仰。1953年2月,伟人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到武汉视察。渡船上,伟人感慨地说:真是下不来的黄鹤楼!
  (二)    指点江山
  在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的岁月里,在中华大地掀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中,伟人多次来到武汉。从武钢、武重、武汉长江大桥等“一五”重点项目的兴建到纺织工业、科技工作的发展,从探索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到谋划长江的治理与开发,伟人对武汉的经济建设倾注大量心血,寄予殷切希望。他曾迎着晚霞,在长江大桥上从汉阳走到武昌;也曾冒着40度高温,观看武钢号高炉出铁。大江两岸,留下了他风尘仆仆的伟岸身影,闪耀着他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光辉。
  第三部分:她在丛中笑
  春风红巷明晖远,冬雪梅岭暗香长。伟人在武汉工作生活的故址遗迹,风貌依旧;伟人在武汉留下的词文墨宝,光彩如初。他为武汉地域文化注入了无比珍贵的精神资源和魅力独具的人文色彩,激励着武汉人民继往开来,在大江两岸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一)    旧址新貌
  领袖足迹遍三镇。伟人风采映楚天。武昌农讲所游人如织,大教室里仿佛还回响着伟人宣讲湖南农运的湘音;梅岭一号书房纤尘不染,桌上的文房四宝似在静待主人远行归来。睹物思人,饮水思源,毛泽东在武汉的历史遗迹,永远是武汉人民最宝贵的红色记忆。
  (二)    瑰宝永存
  伟人挥毫,词飞墨舞。伟人在武汉写下的壮美词章及题词题字,体现了他革命家的胸襟、诗人的气质和个人书法艺术的高度融合,引领风骚,独步古今,是兼具伟人风格和武汉地域特色的艺术瑰宝。
  (三)    放眼世界
  伟人在武汉多次会见来自五大洲的宾朋,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也提升了武汉的知名度。1974年10月5日,他在邓小平的陪同下,抱病会见加蓬总统邦戈。这是他在武汉的最后一次外事活动。

  总结
  随着岁月的流逝,伟人在武汉的峥嵘岁月,已经镌刻进历史的记忆,和亘古不变的长江一道,永远流注在荆楚大地。
  一代伟人虽然离开我们多年,人们至今仍能感受到他历史眼光的深邃、思想价值的珍贵和革命风范的崇高。他在武汉探索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的坚实足迹,深深镌刻在龟蛇两岸的土地上;他亲切慈祥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江城人民美好的记忆里。我们要励精图治,团结奋斗,把伟人生前十分热爱和寄予厚望的武汉建设得更加美好!把伟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振兴中华的大业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王锦文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