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校园网 > 三下乡

暑期三下乡|走访革命家庭:聆听烈士后代讲述渭华起义峥嵘岁月

    发布时间:2025-08-30    阅读:
    来源:青焰渭华寻迹队
2025年7月13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青焰渭华寻迹队"志愿服务团队在渭南市临渭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指导老师张小俊的带领下,六名团队成员专程拜访渭华起义烈士陈述善外孙宋占文先生,聆听他守护红色记忆的感人故事。

初心不改:一个人守护历史记忆

在宋占文先生家中,团队成员被满屋子的历史资料所震撼。墙壁上挂满了渭华起义的历史照片,书架上整齐排列着各类革命历史文献,桌上摆放着正在整理的烈士事迹材料。"这些是我30多年来收集的关于渭华起义的资料。"宋占文深情地介绍道。
最让队员们感动的是,宋占文拿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渭华起义参与者的信息。"我已经走访了87位起义参与者后代,记录下他们的口述历史。同时我还创建了一个微信群,把渭南市里可以联系到的渭华起义烈士后人联合起来一起,整理先辈物品,这些都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他说,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这些历史完整地保存下来,让后人永远铭记。

 

图为宋占文老人为“青焰渭华寻迹队”实践团队成员讲述陈述善事迹(胡嘉轩供图)

 

倾尽家财:自费创办起义纪念馆

“我用全部积蓄创办了一个小型渭华起义纪念馆。"宋占文向团队展示纪念馆的照片和规划图。尽管规模不大,但展品丰富,包括起义时的武器实物、历史文献、烈士遗物等。"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同时团队成员了解到,为了维持纪念馆运营,宋占文省吃俭用,把退休金的大部分都投入其中。他总是说:"我总觉得值得。比起先烈们的牺牲,我这点付出算不了什么。"

艰难守护: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宋占文回忆起收集文物的艰辛历程:"为了收集一件起义队员的文物,我往返跑了十几趟;为了核实一个历史细节,我查阅了无数资料。"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变卖了家里的贵重物品来维持纪念馆运营。他总说:“我是华州区高塘镇胡磊村传承人代表,传承历史文化是我的职责”
但让他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段历史。"现在每年都有很多人来参观,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看到他们认真听讲的样子,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了。
 
图为陈述善烈士的烈士证(胡嘉轩供图)

薪火相传:新老两代人的对话

在交流中,宋占文对团队成员寄予厚望:"你们年轻一代要接过这个接力棒,用新的方式传承历史。"他特别提到,希望借助新媒体技术,让渭华起义故事传播得更远。
团队成员深受感动,队长吴景昊表示:"宋老师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历史使命感。我们一定要帮助他把这些珍贵历史数字化,让更多人了解。"
                                                 
图为“青焰渭华寻迹队”实践团队成员与宋占文老人合影(胡嘉轩供图)
【记者手记】
在宋占文先生堆满资料的家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对历史的深情守护。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三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坚持;没有巨额资金,只有倾尽家财的无私奉献。这种源自民间的历史守护,正是红色基因最生动的传承。当年轻学子许下传承的承诺,我们相信,这份历史的记忆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三下乡推荐

情暖福利院,青春伴夕阳

七月的蝉鸣裹挟着热浪,我们组成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队伍踏入南充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