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明方向,调研启新篇
实践团抵达上厝社区后,第一时间与社区干部组织召开实践规划座谈会。会上,双方聚焦活动内容、资源协调、民生需求等关键议题,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探讨。经充分交流,明确了以“文化传承调研”与“基层治理观察”作为重点实践方向,为后续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筑牢了根基,确保实践活动能够与社区发展需求紧密契合、同频共振。

在文化探访中,吴氏家庙与上厝文体公园,构成了实践团感知上厝人文底蕴的两大重要坐标。
庄严肃穆的吴氏家庙,作为始建于明代的潮式建筑典范,其“镬耳墙”凌空翘角,“龙船脊”蜿蜒舒展,独特形制中承载着厚重的宗族历史。实践团成员驻足于族规碑刻前,凝视着科举功名匾额,聆听社区干部娓娓道来家族迁徙的传奇故事与先贤的德业荣光。在斑驳石碑与泛黄族谱的无声诉说中,大家深切体会到“敬天法祖、崇文尚学”的精神内核,更感受到宗族文化作为“精神图腾”,对凝聚社区认同所发挥的强大作用。


为助力乡村环境提质增效,实践团将调研重心聚焦于“门前三包”政策落地实效,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走访调研。团队成员分赴社区各条街巷,与居民面对面交流访谈,围绕政策知晓度、卫生环境改善成效、公共秩序维护情况、绿化植被保护现状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询问与记录。

力行掘文脉,逐风结硕果
栖厝逐风实践团深挖上厝文化资源,孵化出兼具创意与内涵的系列成果。灵感源自潮汕屋脊神兽与吉祥纹样的“厝翎仙”娃娃挂件及文创贴纸,以萌趣之姿承载深厚祝福,让古老守护神焕发青春活力;精心设计的关胜、李逵、时迁、武松梁山好汉人物明信片,巧妙链接吴氏家庙蕴含的“忠勇信义”精神,以传统工笔融合潮汕特色色彩,讲述跨越时空的品格共鸣。实践团还摄制了宣传片《练江畔的上厝:砖瓦间的千年温度》,用光影深度解读建筑之美、精神之核与社区之变。凝结民智的《上厝社区“门前三包”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报告》,则系统梳理现状、问题并提出务实建议,为社区环境精细化管理与“百千万工程”深化推进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撑。

【栖厝逐风】文创设计效果图
这场实践,是对潮汕文化根脉的细致梳理,更是用创新思维激活传统的生动尝试。当文创产品成为文化使者,当调研建议推动社区进步,实践团已悄然成为上厝振兴的参与者与赋能者。未来,栖厝逐风实践团将带着这份对乡土的热爱与担当,持续挖掘文化富矿,探索传承与发展的更多可能,让青春之力融入“百千万工程”的浪潮,让上厝的古韵新声传得更远,让潮汕乡村的振兴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