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网

大学生活网 > 大学生学习 > 财务会计

货市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解析

货币数量论是一种用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说明商品价格变动的货币理论。在李嘉图以前,休谟曾被认为是这个理论的代表者。李嘉图始终坚持劳动价值论,并把这一原理运用到货币上,他说:“这种减色银币的数量超过了在只使用不减色银币情况下流通过程所能保持的银币数量,因此它便贬值而又减色了。……通货贬值与否,完全取决于其数量是否过剩,而不是取决于它是辅币还是主币。”

货市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欧文·费雪(Irving.Fisher)于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是货币数量论的代表作,在该书中,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也被称为费雪方程式,即:

MV=Pr

其中,M是总货币存量;P是价格水平;r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是货币流通速度,它代表了单位时间内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该方程式表明,名义收人等于货币存量和流通速度的乘积。

费雪认为,短期里和保持不变,所以M的变化决定了价格水平。

与费雪方程式不同,剑桥学派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资产的问题。每个人决定持有货币多少,有种种原因,但在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人水平之间总是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

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是两个意义大体相同的模型,但两个方程式存在显著的差异。

(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侧重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2)费雪方程式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

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存量占收人的比例。所以对费雪方程式也有人称之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称现金余额说。

(3)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人们对于保有货币有一个满足程度的问题。

【真题】费雪认为,短期内货币流通的速度和产出保持不变,所以,货币存量的变化会引起()水平的变化。

A.物价

B.收入

C.税率

D.汇率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需求理论。费雪认为,短期内货币流通的速度(V)和产出(T)保持不变,所以,总货币存量(M)的变化决定了价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