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理工大学陈棋教授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周欢萍教授课题组关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联合研究成果已于《先进材料》上发表。
据介绍,研究人员通过在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引入已经商业化的廉价甲胺乙醇溶液作为添加剂,制备出高品质钙钛矿薄膜(厚度达到600纳米以上)和相关器件。实验发现:甲胺乙醇溶液的引入能有效抑制碘单质的生成,避免其对器件性能的不良影响,能大大提高对前驱体物料比的精确控制;甲胺乙醇添加剂还能通过配位作用调控钙钛矿前驱体溶液的胶体颗粒大小,降低多碘—铅配合物的浓度,进而影响钙钛矿薄膜的成膜过程及薄膜质量;一定量的甲胺乙醇添加剂还能降低结晶过程中的成核速率,有效促进钙钛矿晶粒的长大,消除晶界对器件性能的不利影响。从而基于厚度为650纳米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获得20.02%的光电转化效率和超过19%的稳定输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