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

大学生校园网 > 大学生学习 > 经济管理

王信踌躇满志的兖矿:海外收购步入正轨

1月12日,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将以2亿美元直接入股澳大利亚“中国第一”公司(China First Pty Ltd)的母公司源库资源(Resources HouseLtd),同时获得“中国第一”煤矿项目的EPC总承包管理。
  还不到一个月,2月6日,源库资源宣布,又与中电国际签订了一笔总额为600亿美元的煤炭交易合同,这是该国历史上“最大的出口合同”。
  中国企业“海外寻煤”,2010年甫始便在澳大利亚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踌躇满志的兖矿
  而这一切,在煤炭界被视为2009年12月31日尘埃落定的兖州煤业收购澳大利亚菲利克斯资源公司(Felix,以下简称菲利克斯)所开启的好运的继续。正是由于兖州煤业在收购菲利克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诚意、专业与合作精神,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的声誉、形象、生存环境均大大改善,各种各样的商业谈判迅速摆脱中铝收购力拓失败带来的低谷期,进入顺风顺水的阶段。
  从这个意义上,如果像商务部专家梅新育说的那样,兖煤收购菲利克斯并非中国企业实施海外收购的榜样。那么,这一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最大的并购案至少可以算作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拓展疆土的分水岭。也正因此,兖州煤业为其母公司兖矿集团赢得了尊重。
  在外人看来,1990年代中期以后,兖矿集团这家老牌国企因为没有把握有利时机迅速“圈占”国内煤炭资源,发展步伐相对其他同样量级竞争对手略显缓慢,走得一直“四平八稳”。
  现在,面对陡然萌发的新机遇,人们对这一公司产生了很多新的想象。在我们的采访中,很多兖矿职工希望借助兖州煤业成功收购菲利克斯的机会,能促使自己服务的企业能够重新成为全国煤炭行业的龙头之一;诸多观察者则判定,凭借子公司兖州煤业此次成功的国际收购,兖矿将成为山东大煤炭集团组建的主导力量—而在此之前,因为新汶煤炭集团和淄矿集团的后来居上,兖矿优势并不明显,能否成为山东大煤炭集团的“领头羊”受到质疑。
  可是,兖州煤业收购菲利克斯的意义,对兖矿集团而言,真的也是转折性的吗?
  身为兖矿集团总经理、兖州煤业董事长的王信,显然是最有资格的发言者。谙知兖矿集团未来发展动向的他,作为兖州煤业收购菲利克斯的积极推动者,同时也是最了解这一进程的兖矿高管。他是怎样来评价此事的,对中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又有怎样的判断?
  这是一单合算的生意
  能源评论:您在2010年元旦贺辞中说,“成功收购澳大利亚菲利克斯公司100%股权,标志着兖矿国际化迈出重要步伐。”这次为媒体关注的收购活动对兖矿的重要性在哪里?
  王信:成功收购菲利克斯后,兖矿在澳大利亚获得了更大的平台,不但产能大幅提升,而且资源储备也变得很厚实,为兖矿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对中国其他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也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作为国际化矿业集团公司,兖州煤业将会继续在国内外,特别是澳大利亚这样的法制比较健全的国家,寻求收购机会,力争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在境外再造一个兖州煤业。
  能源评论:在中铝事件后,中国企业对澳大利亚的收购活动视为畏途,兖州煤业在做出这项收购决议时,是否也承担了很大的压力,您是如何说服自己企业的高层及相关部门同意这宗收购的?
  王信:中铝事件发生后,公司确实面临着是否会“重蹈覆辙”的压力。
  但是,通过认真分析,我们认为,中铝事件仅是个案,并不具有普遍性,中澳两国的经贸关系不断发展壮大毕竟还是主流,该事件只是一个小小波折。
  兖州煤业进行本次收购时,无论政治环境,还是经济环境,都与中铝事件发生时不同。而且,兖州煤业具备在澳大利亚成功运营煤矿的经验和良好口碑。更重要的是,本次收购过程中,公司始终坚持按“双赢”的原则来开展,对菲利克斯的收购最终顺利实施。
  能源评论:可是,也有人质疑,兖州煤业的这次收购并不合算。兖州煤业做出的承诺会不会束缚了自己?例如,由其现有的澳大利亚全资子公司(兖煤澳洲)负责运营在澳大利亚的所属煤矿,管理团队和销售团队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兖州煤业在澳大利亚的煤矿所生产的全部煤炭产品将参照国际市场价格、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销售,遵循市场化原则运作;兖煤澳洲最迟于2012年底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届时兖州煤业在兖煤澳大利亚中的持股比例减少至70%以下。
  王信:这些约束条件不算苛刻。因为它是兖煤融入澳洲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只有强调并展现该并购对澳大利亚当地经济、税收、就业、技术等方面的好处,才能经营好菲利克斯的资产,并为未来新的并购奠定基础。
  总体看,这是一单合算的生意。此次并购完成后,兖州煤业在澳大利亚控制的煤炭资源量将达15亿吨,原煤年权益产量超过1000万吨,接近兖州煤业国内年产量的三分之一。
  2010年菲利克斯的产量将达到1500万吨,预计2?3年以后,产量将突破2000万吨。达产以后,效益将十分可观,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计算,每年的净利润将达到40亿元。
  而且,我们采用“内保外贷”的方式,没有动用自有现金就实现了此次收购。所谓“内保”,是指兖州煤业向商业银行提供担保,其后商业银行的境外分行向兖煤澳洲公司(兖煤子公司)贷款。使用这一融资方案其实是从国内外存贷款的利息高低来考虑的。因为境内的存款(整存整取半年期)和一年期贷款利率分别是1.98%和5.3%到5.4%;而在境外,贷款利率约不到1.98%。也就是说,境内的钱存在银行的利息也比境外的贷款利率还要高,这样做就比较合算。
好名声是成功并购的关键
  能源评论:您一直说,进行海外收购,人力资源方面的储备不可或缺。为了实施对菲利克斯的收购,兖州煤业怎样组建了收购团队,这支团队有何特点?
  王信:作为境内外三地上市的公司,兖州煤业先后在境内外资本市场进行了5次股票融资,开展了多次重大资产收购活动。其中,2004年在澳大利亚收购澳思达煤矿后,对其多年的正常运营,为更是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境外运作经验。多次资本运作短兵相接,使得公司培养了一支专业化的资本运营团队,储备了大批财务、法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我们公司的资本运营团队采用松散型运作模式,日常工作中,这些人立足各自岗位开展本职工作,一旦开展大型资本运营项目时,公司就会根据需要,迅速集结,组成内部工作团队,按照“以我为主、借助外力”的原则,与各中介机构积极配合,推动项目实施。
  现在看来,这个团队是一个资本运营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善打硬仗的队伍。
  能源评论:成功的海外收购,需要以本企业极强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依托。兖州煤业的哪些核心竞争力保证了收购菲利克斯活动的顺利完成?
  王信:此次收购菲利克斯公司可谓一波三折,最终能够成功,与兖州煤业在国际市场的良好声誉密不可分。
  在收购菲利克斯之前,兖州煤业是中国唯一在境内外三地上市的煤炭企业,上市后的十余年时间里,资本运作成绩有目共睹,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和产业市场,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形成了品牌效应。而“兖州煤”的产品质量则享誉国内外,在日本成为免检产品。
  当然,澳大利亚对兖州煤业的肯定是最直接的推动因素。兖州煤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成就以及丰富的井工煤矿运营经验,最终“俘获”了“澳大利亚的心”。
  大家都知道,兖州煤业拥有领先世界水平的两柱掩护式综采放顶煤技术,特别适用于井工矿井中厚煤层的开采,已经在中国、澳大利亚和南非获得专利,在煤层回采率低的澳大利亚颇得政府看重。不但如此,兖州煤业在井工煤矿运营方面积累的经验,也是以露天开采为主的澳大利亚所缺少的。此前,对濒临关闭的原澳思达煤矿,兖州煤业在收购后采用先进的防灭火技术,使之成功复产,并取得良好的效益,就是很好的证明;凭借这一点,兖州煤业在澳洲也博得了澳大利亚政府和同行的尊重。
  正因为以上原因,公司在与其他参与者竞争过程中最终脱颖而出,受到出售方和澳洲政府的青睐,最终顺利完成收购。
  不能为了收购而收购
  能源评论:控制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是保证产业成功整合的前提。兖州煤业实施对菲利克斯的收购时,是怎样控制产业链的核心环节的?
  王信:在收购之初我们就认为,不能仅仅为了“收购”去“收购”,而要确保菲利克斯公司在收购完成后,通过整合,和澳思达煤矿一起发挥协同效应,使其效益得到进一步放大。
  我们很清楚,本次收购的是一个完整的正在运营的成熟公司,而不是一项单一的、有待于进一步整合的资产。收购完成后,公司采用了“以澳治澳”的管理模式,对菲利克斯公司原有的上下游、产供销等各业务环节未作任何变动,并继续留用了原来的管理团队和保持其各项管理制度继续贯彻执行。目前菲利克斯已经基本实现了平稳过渡,正在按原计划正常运营。
  能源评论:对其他将要走出去,特别是要去澳大利亚收购企业的中国企业家,您有没有心得要说?
  王信:谈不上心得,一些感受共勉吧。这里首先有一个前提,就是在商言商。收购的事情在尘埃落定前,一定要低调处理,避免媒体过度炒作,尤其要防止个别媒体对纯粹的商业行为进行泛政治化的解读。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对方,实现双赢。参与过国际收购的人都知道,收购谈判和审批的过程,是一个利益相关方彼此碰撞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争议和摩擦。在此过程中,要按照双赢,甚至多赢的原则,尊重卖方和主管部门,才有利于实现最终的目标。
  另外,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收购海外公司要作充分的准备,这既要求对目标公司进行深入了解,还要求选择收购目标必须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管理能力,也唯有如此,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还有一点,尽可能采取属地化管理。澳大利亚拥有比较好的投资环境,但是其法律法规、财务税收、商业惯例、工会制度、企业文化等各方面,均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采用属地化管理,“以澳治澳”,有助于收购后的公司尽快正常运营。
大型煤企话语权将越来越强
  能源评论:煤电一体化、煤电联营有成为中国能源企业发展目标的趋势,兖州煤业如何审视当今中国能源企业重组并购浪潮?
  王信:中国能源企业的重组并购才刚刚开始,这将会是“十二五”期间煤炭企业扩张发展的主流模式。通过重组并购,大型煤炭企业的话语权将越来越高。
  兖州煤业将会通过积极参与重组并购,提升当量规模,增强竞争能力。兖州煤业去年已经收购了主要以煤泥、煤矸石为发电原料的华聚能源公司,在煤电一体化、煤电联营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经验。今后仍将会把煤电一体化模式,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自信收获“迟来的爱”
  兖州煤业成功收购菲利克斯对中国煤炭产业布局所带来的启示作用,以及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所产生的借鉴意义,最终不但让兖矿成为2009年中国能源界的风韵企业,更让王信入围“2009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并成为获得提名奖的两位获奖者之一。
  在颁奖典礼上,一口地道而又爽朗的山东话,一套凌厉而又稳健的武术表演,一张真诚而又亲切的笑容,让获得“提名奖”的他,风头超过李书福、俞敏洪等“年度人物”。
  中央电视台给出的王信的获奖理由是:“除了因为他战略收购菲利克斯资源公司成功,更因为他是资源行业的先行者,多年来他一直特别重视对开采技术和运行模式的系统式创新。”
  这种点评很到位。
  人们关注到兖矿,关注到王信,是因为兖州煤业在2009年中澳经贸关系的“小低谷”中完成了到当时为止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的一次并购—经由其在澳大利亚的子公司兖煤澳洲公司通过贷款,以33.33亿澳元的价格100%收购菲利克斯。人们津津乐道的是王信在2009年达沃斯论坛会议期间,与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四次会面,慷慨陈词,现场斡旋。
  可是,多少人知道,这次成功的收购,是来源于兖州煤业技术上的自信。
  澳大利亚煤层一般只开采到4米左右,其余的就全部成了“垃圾”。厚煤层的回采率一般低于50%,有的甚至低于30%。随着开采煤层深度的增加,澳大利亚能源部采矿协会一直在推动井工开采,提高煤炭回收率。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兖州煤业获得了机会。其拥有60多项国内外专利的深层开采技术“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技术解决了目前世界厚煤层开采的技术难题,可以实现1000米以下安全开采。不但被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煤炭企业购买,而且在澳大利亚兖州煤业的子公司澳思达煤矿几年以来的运营所证明—自从2004年澳思达煤矿被兖州煤业收购之后,该矿不但经营业绩连年上升,更被新南威尔士州命名为“安全最好的矿井”。
  可以说,兖州煤业在收购菲利克斯的关键时刻能够过澳大利亚总理“这一关”,以至后来顺利通过澳大利亚投资审查委员会的审批,原因都在这里。兖州煤业不但把别人不要的“垃圾”捡了回来,陆克文还笑言要让王信担任“采矿总理”“采矿帮主”。
  当然,万事俱备,方可借助于东风。兖州煤业能够最终完成收购,可不光靠技术,和其多年在管理运营上“勤练内功”有很大的关系。
  王信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兖矿集团追求“管理零缺陷,产品零杂物,客户零投诉”。他还认为2004年3000多万澳元收购澳思达以及1998年兖州煤业三地上市的经历都非常重要,前者“小试牛刀”既让兖州煤业获得了在澳大利亚的展示舞台,也让兖州煤业积累了和澳大利亚人打交道的经验;而后者则使兖州煤业的资本运营更加成熟。而这,对收购菲利克斯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些年,兖州煤业作为兖矿集团的“先行官”,能够在国内煤炭企业率先实现三地上市,在国际市场叱咤风云,为兖矿集团成长为真正的国际知名煤炭企业奠定下扎实的基础,作为兖矿集团总经理、兖州煤业董事长的王信的贡献无疑是不应该被忽视的。所以,中央电视台对他的评价并不为过,而他能够获得“2009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提名奖首先是实至名归,更算是“迟来的爱”。(牛克洪对本文亦有贡献)

经济管理推荐

汪中求:从时间管理到精细化管理

汪中求老师一直是“空中飞人”,刚从德国回来就在广西上了两天课,5月13日傍晚才回到珠海的家中,14日早上8点半就出门,驱车

郭郑慧分享新生代员工管理要点

在环球资源旗下领先管理媒体《世界经理人》举办的“智·胜未来出口系列论坛”上,福州祥星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郑

中式管理的情义样本:以和为贵

从保定徐水县境内107国道西侧,沿着大午集团自己修建的一条水泥路走4公里,就到了大午城。这里曾经是一块没人要的荒地,如今依然偏远得

零售和分销业在互联网时代遭遇变革

从集贸市场的货摊到超级市场连锁店,零售业经历了一系列变革,这些变革导致了今天的规模经济,它们得到前所未有的分销能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