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
当两个基本形体的表面互相重合时的叠加方式称为叠合。如图所示,基本形体Ⅰ的下底面和基本形体Ⅱ的上表面互相重合在一起。
gz02-02.jpg(57955bytes)
要注意的是上、下两部分形体的前、后表面的相对位置有平齐或错开等多种情况,在画图时,相应在主视图上的两形体的叠合面处画法也不相同。前表面不平齐时应画实线,如图a、b所示,前表面平齐后表面不平齐时应画虚线,如图c所示,前、后表面都平齐时不画线,如图d所示,图e所示的两形体前表面共曲面,它们之间没有分界线,在图上也不可画出分界线。
相切
相切是指两个基本体的表面(平面与曲面或曲面与曲面)光滑过渡。下图所示为相切的画法。两基本体表面相切时,在相切处光滑过渡,不存在轮廓线。
例补全图中所示顶针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z02-04.gif(77060bytes)
注意:当两立体的曲面相切时,若它们的共公切平面倾斜或平行于投影面,不画出相切的素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即两立体的曲面间不画分界线,如图a、b所示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gz02-03.jpg(29320bytes)
相交相交是指两种基本体的表面相交所产生的交线(截交线或相贯线)。应画出交线的投影。
z02-07.gif(63055bytes)
z02-08.gif(121118bytes)
挖切
切割基本体被平面或曲面切割后,会产生不同形状的截交线或相贯线。
如下图a所示,在半球上开了一个垂直于正面的通槽,在俯、左视图上画出了槽口的投影。图b所示是一个轴线垂直于正面的半圆柱体,在前方被两则的正平面和中间的一个轴线为铅垂线的半圆柱面截切。
gz02-06.jpg(28831bytes)
穿孔当基本体被穿孔后,也会产生不同形状的截交线或相贯线。
如下图a所示,在半圆柱体上穿了一个长方孔,形成孔口交线。图b和c是在空心的半圆柱体上分别穿通了大小不同的圆孔:图b是空心半圆柱体内壁圆柱面Ⅰ的直径大于竖直圆柱孔内壁圆柱面Ⅱ的直径时的情况,而图c则是空心半圆柱内壁圆柱面Ⅰ的直径小于竖直圆柱孔内壁圆柱面Ⅱ的直径时的情况。
解答从图中可见:这个顶针由以侧垂线为共同轴线的圆锥和圆柱所组成;在顶针的圆柱右端穿通了一个铅垂的矩形孔,又穿通了一个正垂的圆柱孔,这个圆柱孔贯穿了矩形孔的前后壁面。在顶针的左端,圆锥与圆柱相交于一个共同的侧平纬圆,在左上方被一个水平面以及与它相切的四分之一正垂圆柱面切割掉一块。圆锥、圆柱以及它们表面上的所有交线,矩形孔和圆柱孔的投影,在左视图中都已画全,只要在俯视图中补全带有缺口的圆锥与圆柱组合回转体左端与圆柱孔的孔口的投影,以及在主视图中补全矩形孔的投影。
作图结果如下图所示。